“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國師看起來面無表情,只是單純的敘述,但聲音里面,自有風雷:“這些轉(zhuǎn)生之人,既為太歲先鋒,又為太歲心魔?!?/p>
“他們有自己的宿命,但也有自己的掙扎,這是我從當年與那位老友的交談之中意識到的,也意識到,惟在他們身上,有我們切斷這場大祭的希望?!?/p>
“而他們的命門,便是十二鬼壇……”
說到了這里,他定定地看向了胡麻:“十二鬼壇是召來太歲之祭物,也是他們的命脈?!?/p>
“若有人可以背負起十二鬼壇,便可以將這所有邪祟,都驅(qū)逐,或是囚禁,甚至,將他們煉作我們手里的兇兵,以此來重創(chuàng)太歲……”
“只可惜,我背不起十二鬼壇。”
“想要做到這一點,惟有應十二鬼壇而生,又身懷仙命,且立足天地,可以借力之人方能做到?!薄岸@三個條件之中,你生來便滿足了兩條,所差只是與這天地之間的聯(lián)系……”
“所以,我著人傳你修道行之法!”
“便如孟家背起那位老祖宗,只要你以九炷道行之身,背起了十二鬼壇,那這些轉(zhuǎn)生邪祟的生死,便在你一念之間。”
“……”
“……”
“果然!”
胡麻臉上仿佛露出了恍然之色,但眼中卻只有終于明白了最后疑團的冷靜:“我就知道,用盡了各種方法,讓我變成了這個鬼樣子,一定是有目的的?!?/p>
國師靜靜地看著他,道:“你修改生死簿的事情,我知道,也很欣慰你這樣做?!?/p>
“上橋之人,看似本事大了,實則離這世界更遠了,而你未曾上橋,卻修出了九炷道行,命數(shù)之重,幾與此世同身?!?/p>
“所以,你才會是主祭?!?/p>
“如今的你,已經(jīng)比我這位國師,更像大羅法教的主祭,也是結(jié)束這獻祭之人?!?/p>
“……”
胡麻點頭,忽然問道:“那么,你打算救多少人?”
國師微怔,緩緩道:“天地已成害,世道已崩亂,自是能救一個,便算一個。”
胡麻點了點頭,輕聲道:“彼世有諾亞方舟之說,大洪水來時,自有人能造一艘大船,上了船的人,便可以獲救,聽聽看,這是否也與國師剛剛說的想法,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