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大戲,現(xiàn)場的人很多,有群演,也有許許多多的演員同行。
建d大爺能量非常大。
就算只有這樣坐著當背景板,可能連一個特寫鏡頭都沒有的戲,該出席的演員也會出席。
每一個人都對應(yīng)了一個歷史人物。
“辜先生,您學貫中西,難道對孔子之學難得用于今日的狀況視而不見嗎”
這是錢宸今天唯一一句臺詞。
并不需要特別的演技,以他的水平,自然不會表現(xiàn)太差。
“孔子教人之方法,如數(shù)學家之加減乘除,兩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不會三三得八,自家不精將題目算錯,卻怪發(fā)明之人,毫無道理。若這也算新文化,那就是瞎扯?!?/p>
劉培齊是老戲骨,不管是演技還是臺詞,都妥妥的教科書級別。
這一段自然就過了。
拍完,還要保一條,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回頭要補拍的話,成本太大了。
還是一遍過。
這人一多了,就有點較勁的意思。
誰都不想在太多人面前丟人。
老戲骨丟不起。
新人想著要表現(xiàn)一下。
哪怕是平日里被吐槽沒什么演技的,似乎都勉強能看了。
錢宸拍完了之后,就打算去換衣服。
這衣服質(zhì)量還可以,也很干凈,奈何劇組吝嗇,不讓他帶回家。
“錢宸老師,”副導演叫住他。
“導演好,劉老師好。”這娛樂圈,你不管什么人,叫老師準沒錯。
以前這稱呼還有點含金量。
現(xiàn)在和買早餐的時候,說師傅給我來兩籠包子也沒什么區(qū)別了。
當然,劉培齊在演技這一塊,叫他一聲老師,人家也擔得起。
“你好?!眲⑴帻R和錢宸握了一下手。
然后就陷入了沉默。
這并不是擺架子,不屑和錢宸說話。
劉培齊沒什么架子。
他出去演戲或者參加什么活動,從來都是一個人。
不帶經(jīng)紀人,也不帶助理。
有事的時候就干事,需要演戲的時候就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