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
陸鳴正準備提一下匈奴內(nèi)部可能不和的事情,沒想到消息都傳回來了。
按時間推算,劉徹應該是早就安排人去盯著匈奴使團,剛才那三名使者回去后又在爭吵,被盯梢的給人發(fā)現(xiàn)了。
陸鳴還以為自己能裝一把呢,沒想到這是人家的基本操作,
看了看在場的幾人,嗯,除了自己都是名留青史的頂尖人杰,
還是好好當一個搬運工吧,這些玩戰(zhàn)術(shù)的心都臟。
看見陸鳴的表情,劉徹笑著解釋道:
“朕覺得這次匈奴來和親有些不正常,伊稚斜和朕打了這么多次,這次又吃了這么大的虧,
他忍得下這口氣么?”
劉徹搖頭道:“他忍不下,就像朕也忍不下。”
伊稚斜剛剛當上單于的夏天,就派數(shù)萬騎兵侵入代郡,殺了太守恭友,還掠走一千多人。
當年秋天,又派人攻入雁門,殺死掠走一千多人。
第二年又派出三支三萬人的騎兵,分別攻入代郡、定襄和上谷郡,殺死搶掠幾千人。
這種攻擊性極強的人,怎么可能在吃了一個大敗仗之后想要和親呢?
這不等于是在否定自己以往的策略么?
“伊稚斜當上單于還不到四年,雙方你來我往打了六七次,這樣的人主動要和親確實有問題?!?/p>
衛(wèi)青回想這幾年的經(jīng)歷,也覺得這不是伊稚斜的風格,這種轉(zhuǎn)變有點大。
霍去病猜測道:“我覺得那個主使是伊稚斜的人,他一直非常強硬,看樣子并不太在意這次和親能否成功,
那個副使代表著匈奴中的另一個勢力,他們是真的想和親。”
幾人紛紛點頭,這個猜測很合理,不然很難解釋他們?yōu)槭裁磿臣堋?/p>
“我們暫且假定伊稚斜不想和親,那他為什么還會派人來呢?”
劉徹作為一個當權(quán)者,最能理解這種情況,不外乎就是內(nèi)部的壓力和矛盾。
“朕記得富民侯說過,歷史上這次漠南之戰(zhàn)后,伊稚斜在趙信的建議下向北遷移,
引誘我漢軍遠行,好能夠以逸待勞?!?/p>
陸鳴點頭,“是這么記載的,但司馬遷就是個寫史書的,他懂什么軍事。”
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給諸葛亮一句“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的評價,
李靖看到后,一句“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開了個大大的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