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你教的?!?/p>
“呃…”陸鳴默默點點頭,自己才是源頭,萬惡之源啊。
“不開玩笑了,我和蘇武之后會給你做個專訪,講講這次出征的一些見聞或者感受,
并且還會找一些將士也做個訪問,然后作為咱們大漢報社第一期報紙的內(nèi)容?!?/p>
聽著這幾個陌生的詞匯,霍去病問道:“我不在長安的這段時間,你又搞出什么東西來了?”
陸鳴講了講什么叫報紙,什么叫專訪,什么叫輿論,堂堂冠軍侯第一次單獨出征就取得如此戰(zhàn)果,有資格占據(jù)報紙的第一期內(nèi)容。
“這也是輿論的一部分?”
“當(dāng)然,我們不主動掌握輿論,輿論可能就會被別人掌握,
哪怕是同樣的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都能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李廣。”
李廣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名氣,有那么多人為他打抱不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部分掌握筆桿子的人支持他,比如司馬遷。
“與其等著別人來描寫我們,不如我們自己來講述自己?!?/p>
“你總不能指望讓那個小黑子改變自己的喜好,寫《史記》的時候?qū)δ愣嗉淤澝腊??!?/p>
聽到李廣的例子,霍去病立刻就明白了輿論的作用,明明是一個善守不擅攻的將軍,到司馬遷筆下就成了懷才不遇的典型。
大漢的軍功制度就擺在那里,李廣的弟弟李蔡封侯了,李廣的兒子李敢以后也能封侯,每次大軍出征,李廣也能獨領(lǐng)一軍去執(zhí)行任務(wù),這怎么就叫懷才不遇了。
“我需要他贊美?”霍去病語氣平淡,“叫他小黑子只是有點不爽罷了,他怎么寫也不影響我打匈奴?!?/p>
“陸兄,我只是玩梗而已,你不會當(dāng)真了吧?!?/p>
陸鳴有點牙疼,好好的冠軍侯怎么被自己教成了這個樣子,
這是你該有的畫風(fēng)么!
“舉例懂不懂,我就是舉一個你一聽就懂的例子?!?/p>
“你當(dāng)然不需要這種贊美,戰(zhàn)績不會說謊,封狼居胥四個字比千言萬語都厲害?!?/p>
司馬遷寫了李廣那么多的精彩事跡,著力描寫他的個人勇武,塑造出一個英勇無敵的形象
可是一談到將領(lǐng)最重要的軍事戰(zhàn)績時,搜盡筆墨也寫不出讓人信服的東西。
要是封狼居胥是李廣做的,陸鳴都不知道司馬遷會寫成什么樣子。
“你可以不在意,畢竟你的光芒太耀眼誰也擋不住,但是別人會在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