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青很激動,達不到后世產量又如何,比現(xiàn)在的糧食高產就可以。后世的紅薯土豆產量是小麥的三四倍,現(xiàn)在的也達到三四倍不過分吧,兩倍也行啊。
“如此高產,種植是否簡便?”
要是種植要求太高,在大漢無法滿足這些條件,影響產量的話就糟了。
衛(wèi)青做過騎奴,給平陽公主養(yǎng)馬時就沒見過吃得少還能跑的馬。產量這么高的作物沒點特殊要求顯得不真實。
“簡便,而且對土地要求不高,山上開荒都能種。尤其是土豆,寒冷之地也可種植。”
關于土豆的抗寒性,曾在西伯利亞種土豆的小鬼子們很有發(fā)言權。
饑荒時期,紅薯和土豆就是老百姓的救命糧,尤其是紅薯,活人無數(shù)。
不僅高產,適應性還強,肥多就多產一些,肥少就少產一些,主打一個皮實。
“不過,這兩種作物也不是沒有缺點。”陸鳴拿起土豆道:“與粟米等糧食相比,土豆和紅薯不易儲存和運輸。土豆儲存不當容易發(fā)芽,發(fā)芽的土豆有毒素。紅薯吃多了會燒心、腹脹?!?/p>
發(fā)芽的土豆中含有龍葵素,可能導致人中毒,甚至死亡。但生活中人們往往削掉發(fā)芽的部分后照吃不誤,也很少有人中毒。
至于紅薯的缺點,那能叫缺點么!
紅薯比土豆更能抗饑荒,人快餓死的時候,有口吃的還挑什么毛病。
陸鳴帶來的又都是現(xiàn)代改良過的品種,無論口感還是產量都比清朝的更好。
至于存儲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土豆粉、紅薯粉不香么?到時候每人拿個碗蹲在地上嗦酸辣粉吃。
衛(wèi)青拿過土豆,仔細觀看一番,感慨道:“能有如此產量就已經足夠,莫非你是上天派來相助大漢的不成?!?/p>
“不不不。”
使不得呀,上一個被認為是上天派來相助大漢的是霍去病,二十三歲就沒了,嚇得陸鳴一波否認三連。
陸鳴又拿出那幾粒干癟的玉米粒。
“這個是玉米,產量不如土豆和紅薯,和小麥相比,生長迅速,大約百日即可收獲?!?/p>
有土豆和紅薯在前,玉米的產量顯得不夠驚艷。
但玉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主糧的重要組成部分。棒子面,玉米粥,窩窩頭是多少人的童年記憶,滋養(yǎng)了無數(shù)饑餓的人。
小麥的生長周期高達兩百多天,是玉米的兩倍,僅憑這一項,玉米就遙遙領先,生長周期越短,人們就可以越快的吃上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