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兄,我今日無事,去給充電寶曬太陽。”
霍去病拿著充電寶,邊走邊說。
“去吧,看好別丟了。”
陸鳴到現(xiàn)在還為自己感到機智,當(dāng)初特意買的太陽能充電寶,如今派上了大用場。
拍照和錄像成了霍去病的一大愛好,拿著手機到處拍拍拍。
大漢朝第一個攝影家就此誕生。
為手機補充電量的充電寶就成了兩人的寶貝,曬太陽充電時,兩人中至少要有一個在場,否則不放心。
陸鳴收拾好衣裝后,又要去和桑弘羊做實驗。
自從那天劉徹下達(dá)命令后,桑弘羊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忠實地執(zhí)行著皇帝陛下的任務(wù)。
為了實驗曬鹽法,劉徹直接在上林苑中劃了一塊地方,由羽林衛(wèi)親自看管。
提純之法經(jīng)過多次實驗,不同品質(zhì)鹽礦的提純比率,不同提純方式組合使用的成本,提純后不同品質(zhì)的鹽的售價,桑弘羊一一記錄在案。
作為文科生的陸鳴,在桑弘羊身上看到了那些理科生做實驗時的狂熱。
相比實驗提純法的順利,曬鹽法卻遭遇了重重困難。
首先就是鹽田,開墾的幾口鹽池底部都需要做上防水處理,不然倒入鹽池的鹽水很快就會滲到地下。
要是在海邊,淤泥質(zhì)的海灘不易滲水,直接就可以用來曬鹽,但這里是長安。
陸鳴最開始想過通過燒制水泥解決這個問題,但很快就否決了這個辦法,因為水泥是容易滲水的。
還好有工匠想到可以用黏土鋪在池底。
桑弘羊命人運來大量黏土鋪到池底,再大力夯實后,果然解決了這個問題。
然后就是天氣問題,簡直就是刮風(fēng)減半,下雨全完,天氣對曬鹽的影響太大。
氣的陸鳴在大腦中瘋狂搜索觀測天氣的知識。
當(dāng)陸鳴第一次按照那些知識預(yù)測天氣時,桑弘羊等人都是將信將疑的樣子。
天上還是很晴朗的嘛,就那么點云彩,怎么就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