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中的偏見就像一座大山,很難逾越,有些人自認(rèn)為天生高貴,哪怕那些投降的匈奴人能幫助我們?nèi)〉脛倮?,可他們?nèi)匀徊恍加谌斡媚切┬倥?。?/p>
陸鳴就差直接點李廣的名了。
李廣要是也能像衛(wèi)青霍去病那樣善于任用匈奴人為向?qū)?,也不至于成為一代迷路侯?/p>
“陛下要是想做威伏四夷的帝王,又怎么能只做漢人的皇帝呢,天下萬民都應(yīng)該是您的子民?!?/p>
歷史上這些歸降的匈奴人為漢朝立下諸多功勞,最著名的要數(shù)那位成為劉徹托孤大臣的金日磾,現(xiàn)在還沒有被霍去病抓到大漢。
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陸鳴直接搬出另一位能與漢武帝比肩的帝王的事跡。
那就是身兼秦王,天策上將,天可汗等諸多稱號的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他李二鳳都能成為天可汗,你劉小豬又差什么?
不過這句話陸鳴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當(dāng)著劉徹的面喊他劉小豬,作死也不是這么作的。
“陛下,我大漢與大唐固然有著不能忽略的時代差異,但匈奴人和唐朝時的突厥人并無本質(zhì)上的不同,一些政策都是可以借鑒的?!?/p>
劉徹沉思片刻,問道:“歷史上的匈奴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參照匈奴人原本的軌跡,再攝取大唐應(yīng)對突厥等民族的經(jīng)驗,劉徹覺得以后的大漢會強(qiáng)得可怕。
匈奴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沒有強(qiáng)力人物的捏合,在西漢后期分化成了南北匈奴,此時漢朝的大敵就只剩下北匈奴。等到東漢時期,北匈奴也被打的狼狽西遷。
剩下的南匈奴在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完全漢化,很多貴族都姓劉,一群匈奴人在亂世中高喊著要復(fù)興漢室。
鑒于這段歷史,陸鳴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陛下,要是伊稚斜傷重不治,我覺得咱們可以趁機(jī)讓匈奴的分裂提前到來?!?/p>
拉攏一批,分化一批,打壓一批,至少很多底層的匈奴人不介意在大漢吃上一口飽飯。
“那我們又該如何安置那些歸附大漢的匈奴人呢?”
霍去病替劉徹問出了這個重要的問題,一旦處置不當(dāng)就會成為禍患。
提到這個問題,陸鳴就不得不提起三國時期的曹丞相。
為了控制當(dāng)時的南匈奴,曹丞相一方面分而治之,以防他們造反作亂,一方面又推行漢化政策,大大促進(jìn)了民族融合,生活習(xí)慣改變之后的匈奴人就失去了來去如風(fēng)的劫掠能力。
劉徹聽了之后贊嘆不已:“這曹操不愧是能當(dāng)丞相的人,治世之能臣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