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以來,由于匈奴的原因,劉徹對所有的蠻夷之地都不喜歡,極為防備。
“陛下還記得八國聯(lián)軍么?”
“當然記得,奇恥大辱,可惜朕活不到那個時候,讓宵小之徒掌控神州?!?/p>
“那陛下還記得孔明燈么?”
劉徹眉頭一皺,“你到底想說什么?”
“我給陛下講個故事吧,一個跨越一千七百年的約定?!?/p>
陸鳴站起身來,整理一下情緒后開始講述。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漢室衰微,有逆賊脅迫皇帝禪位,漢室無主。為重建宗廟,中山靖王之后劉備在巴蜀稱帝,史稱蜀漢。
蜀漢丞相諸葛亮,字孔明,為恢復漢室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p>
短短幾句話,劉徹就已經(jīng)感受到天下將傾,大勢難逆的無力感,后世子孫竟然被人逼到了那種偏僻地方。
“那孔明燈?”
“沒錯,孔明燈據(jù)說是諸葛丞相發(fā)明的?!?/p>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劉徹反復念叨幾遍,似乎看到了一位大漢忠臣光輝燦爛又悲壯的一生。
“公元225年,諸葛亮平定南中地區(qū),把中原先進的生產(chǎn)種植技術(shù)帶給了當?shù)氐呢糇迦耍屗麄兊纳畹玫搅撕艽蟾纳?,為了報答這份恩情,佤族人與丞相約定要世代守護大漢邊疆?!?/p>
“一千七百多年后,八國聯(lián)軍之一的英國侵犯我西南邊疆,佤族人發(fā)布《告全國同胞書》”
看著陸鳴越發(fā)莊嚴肅穆的神情,劉徹不自覺地挺直身體,凝神傾聽。
“自昔遠祖,世受中國冊封,固守邊疆……誓斷頭顱,不失守土之約,誓灑熱血,不作英殖之奴。雖剩一槍一彈,一婦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
陸鳴眼眶發(fā)紅,聲音哽咽,“那時的華夏即將沉淪在列強的炮火之中,卑躬屈膝者不計其數(shù),請陛下告訴我,該如何稱呼這些佤族人!”
聽著陸鳴近乎咆哮的聲音,劉徹一時間無言以對,以他的鐵石心腸也忍不住眼眶微紅。
這些人不就是他口中的蠻夷么,可這份跨越一千七百年的堅守,讓他無法把蠻夷二字說出口。
“諸葛亮是怎么做到的,就憑那些技術(shù)么?”
劉徹剛問完就已經(jīng)想到了答案,必然還有其他因素,一個他不想直面的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不知道丞相具體都做了什么,但是我想他不會一口一個蠻夷禽獸的去稱呼他們?!?/p>
劉徹一陣無語,你要夸獎諸葛亮就好好夸獎他,非要把朕帶上干嘛,不對比一下就難受么。
“那朕就放下刀劍,學諸葛亮的辦法去治理那些地方,應該也會有所回報吧,”
陸鳴點頭道:“有回報是一定的,但不確定會是什么樣的回報?!?/p>
“嗯?”
劉徹眉頭一皺,朕就趕不上這諸葛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