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好了,咱們應(yīng)該是沒機會回大漢了,那就換個活法,怎么痛快怎么來?!?/p>
從此以后,倭島上的野人是遭了殃,越來越多的部落被抓走。
遇到李廣還好,老老實實挖礦,還有機會獲得自由,平時的生活條件也能好一些,
遇到劉仟和劉建等人的捕奴隊,那可就遭老罪嘍。
……
長安城,未央宮。
“陛下,報名參加廷尉府考試的人已經(jīng)有兩百六十三人。”
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幾個字終究太過特別,怕別人看不懂,對外發(fā)布告示的時候沒用這個名稱。
“朕記得上次讓各地舉薦通曉律法者,一共才舉薦上來二十多人,取消舉薦后,竟然有二百多人報名參加考試。
你說這差距怎么這么大呢?”
張湯知道自己現(xiàn)在必須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不然陛下心中必然不快。
如果陛下心中不快,有人是要倒霉的。
“陛下,這次考試不需要經(jīng)過舉薦,參考人員的水平難免良莠不齊,人數(shù)自然會多一些?!?/p>
這個理由,劉徹能接受,
陸鳴也說過,舉薦本身也是一種篩選,舉薦者為了自己的臉面和安全,也會把控一下人員水平,
水平太差的人沒機會走到他面前。
“也不能排除部分人員有才學,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沒能獲得舉薦,
每個舉薦人手中名額有限,自然也要綜合考慮?!?/p>
劉徹點點頭,張湯的說法和陸鳴大差不差。
聽陸鳴說,這種事后世也無法避免,招收臨床醫(yī)學博士的時候名額競爭非常激烈,種種操作與現(xiàn)在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
名額就是資源,有限的資源不會平白給一個陌生人,除非他優(yōu)秀的極為突出。
各地太守和相國面對幾個條件差不多的人才,只能遺漏其中一部分。
那些被卡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人,如今都來到了長安。
“張湯,你看看這個,陸鳴寫的東西,和春秋決獄有些類似。”
對后世的法律感興趣,劉徹讓陸鳴寫了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