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
陸鳴覺得這個年號有些耳熟,仔細一想,這不是王安石變法時期,宋神宗使用的年號么?
“這個年號怎么樣,朕覺得很貼切?!?/p>
看劉徹滿意的樣子,陸鳴決定閉嘴,
要是讓他知道這個年號是大慫用過的,估計會很嫌棄。
年號這個東西,誰先用就是誰的,別說宋神宗,就是他祖宗現(xiàn)在都不知道在哪呢,
劉徹對這個年號享有絕對原創(chuàng)權(quán)利。
“很好,陛下起名字的本事一如既往的好?!?/p>
“哈哈哈,好,明年不再是元狩三年,等下次朝會,朕要宣布這個決定。”
元狩三年?
陸鳴腦海中猛地一閃似乎在這一年會有什么大事發(fā)生,什么大事呢?
陸鳴仔細思索著,能記載到歷史上,又能被他看到,
這事一定不小。
腦海里東西太多,陸鳴就像在一座龐大的宮殿里,翻開這間屋子后沒找到自己想找的東西,又去翻另一間。
劉徹笑容收斂,
“怎么了?”
直覺告訴他,陸鳴一定是想起什么來了,而且這件事可能不太好。
“陛下,元狩三年似乎有什么大事發(fā)生,我在努力回憶?!?/p>
終于,陸鳴找到了簡短的一句話,
“其明年,山東被水菑,民多譏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廥以振貧民。猶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貸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貧民于關(guān)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馀萬口,衣食皆仰給縣官?!?/p>
劉徹靜靜聽著,看不出喜怒。
“然后呢,還有么?”
“數(shù)歲,假予產(chǎn)業(yè),使者分部護之,冠蓋相望。其費以億計,不可勝數(shù)。于是縣官大空?!?/p>
陸鳴偷偷打量,劉徹的神色還算平靜,
“陛下,就這些了?!?/p>
沉默片刻后,劉徹的聲音有些沉重。
“這是哪部史書的記載?其明年就是原本的元狩三年么?”
遷移七十余萬人,就算是他也感覺有些太沉重。
“來源是《史記》中的《平準書》,當初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看過這么一段內(nèi)容,注釋中對其明年的解釋就是元狩三年?!?/p>
當初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陸鳴除了想寫出正確答案,多得幾分外,并沒有其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