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改元建制,朕要一改此前七十年對匈奴的和親之策,朕要為大漢鑄造鋼鐵般的脊梁,要讓四夷再不敢冒犯我大漢天威。
朕當初選擇了儒家,因為儒家是最好的選擇,希望你們繼續(xù)保持?!?/p>
言語中的敲打之意再明顯不過。
因為儒家是最好的,朕才會選擇儒家。選擇儒家不是為了成就儒家,而是為了成就大漢。
如果別的學說成了最好的,你們猜,朕會怎么辦?
孔臧等人聽得冷汗直冒。
以他們的了解,眼前這位陛下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剛登基,權力還沒有穩(wěn)固的時候,就敢對以竇太后為首的黃老學說支持者發(fā)動進攻,想要以儒家代替黃老。
那時候的朝廷大權可還在竇太后手中,陛下自己都有被廢黜的風險。
那時候他都敢,何況是現(xiàn)在。
“九十分檔次中,來自各縣的那位考生出列?!?/p>
敲打完之后,劉徹沒再繼續(xù)這個話題,有些話說一次就夠,對方聽不聽得懂全看他們自己。
九十分的方陣中,來自各縣的那位考生孤零零的縮在一處角落。
三百七十個人里面,三百六十九個都是軍中士卒,往那一站,滿身殺氣。
剛才高呼陛下萬歲的時候,就因為他喊的慢了一點,一雙雙惡狠狠的目光就看了過來。
他感覺自己不喊的虔誠一些,怕是會被這些滿腦子熱血的士兵給撕碎。
聽到陛下喊自己,他一時搞不清狀況,出列后,站在那不知所措。
“朕要問問你,是哪位太學生如此有才學,能讓你超越一千多軍中士卒,一個人考進九十分的檔次之中?!?/p>
孔臧等人滿懷期待的看過去,面帶微笑,這是太學生僅剩的顏面。
也不知是哪位太學生如此有才學,在算學一道竟有如此水準,萬一他能與富民侯的數(shù)學一較高下,儒家豈不是能把顏面找回來。
什么太學生,哪來的太學生?
那人臉上全是迷茫,為什么他們都認為自己接受過太學生的指導呢?
“回稟陛下,草民沒有受過太學生的指導。”
孔臧等人的笑容立刻僵硬在臉上,沒有是什么意思?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