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陸鳴的第一個計劃,劉徹感覺還不錯,沒什么復雜的算計,就是赤裸裸的陽謀,分化之后以利誘之。
以董仲舒那些人的眼光輕易就能看透這里面的安排,但誰也別想置身事外。
就算董仲舒、孔安國這些人已經(jīng)不食人間煙火,不在乎身外虛名,但他們的徒子徒孫依然會抬著他們進行這番爭斗,已確定誰才是儒家正統(tǒng)。
“你的第二個計劃又是什么?”
劉徹饒有興致地發(fā)問,他發(fā)現(xiàn)陸鳴一貫的手段都比較粗淺,但卻總是從最根本的利益上著手,用利益來牽動人心,粗淺卻有效。這第二個計劃恐怕還是要綁定某些利益群體。
陸鳴要是知道劉徹的看法的話,一定會大呼陛下懂我。
論玩弄人心和詭計,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沒有哪個站到頂端的人會是傻子,隨便跳出來一個都能看破他的計劃,可看破又如何呢?
利益就擺在這,想要的人多著呢。
“第二個計劃是關于軍事方面,軍中想讀書卻讀不起書的大有人在,這也是印刷術可以爭取到的支持者,臣建議陛下設立軍事學院,并親自擔任院長,就像您當初培養(yǎng)大將軍和冠軍侯一樣培養(yǎng)更多人才?!?/p>
軍隊之中遍地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大老粗,也只有那些主動從軍的良家子條件會好一些,家里可能有些書籍傳承,但只要不是那些豪強大族,能有個一兩本完整的書籍就已經(jīng)是個中的頂尖存在了。
是這些人不喜歡讀書么,當然不是,書籍這種寶貴的東西即便自己不喜歡讀也可以留給下一代,怎么會有人不喜歡。
真相就是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一輩子都沒見過一卷完整的書籍,而且就算僥幸讀了書也不會有用武之地,因為沒人會舉薦他們?yōu)楣佟?/p>
這些人就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千百年來的社會現(xiàn)實已經(jīng)讓他們習慣了書籍是被壟斷的,是只有大戶人家才配擁有的珍寶,官職也不是他們這些底層人可以獲得的。
但現(xiàn)在陸鳴要用行動要告訴他們,戰(zhàn)場立功是可以獲得書籍的,獲得書籍后可以憑本事考進官場。
“如果陛下當眾告訴我大漢將士,立功者不僅有機會學習兵法,還可以獲得書籍,甚至是參加科舉,入仕為官,那時又會是什么場景?!?/p>
陸鳴的話就像是惡魔的低語,縈繞在劉徹耳邊,那幅場景即便只是想一想就已經(jīng)讓他渾身戰(zhàn)栗。
不能傳承的爵位都能吸引一大批人為之賣命,如今在獲得爵位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書籍,獲得進入官場的機會,劉徹不敢想象那些將士在戰(zhàn)場上會有多么的拼命。
科舉這個在公平性方面遠超察舉的制度,在印刷術的支持下會展現(xiàn)出恐怖的力量。
造紙加上印刷,再加上科舉,這才是一套完整的組合拳。
“陛下,科舉制引發(fā)的波瀾會遠超印刷術,所以我覺得一定要爭取廣大士兵的支持,讓他們最先知道科舉的好處,把刀把子握在手中,才能順利實行這項制度?!?/p>
到時候誰反對的話就去對著將士們的刀槍劍戟說吧,看他們砍不砍人就完了。
“刀把子…”劉徹默念了兩遍,品味著這個形象的詞匯。
“你那個印刷術產(chǎn)量如何?”
他忽然想到這個關鍵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數(shù)量的書籍支持,這個計劃無法順利實施。
“最復雜的雕版工作完成之后,一臺印刷機每天印刷一千頁不成問題。”
由于這個時期的書籍字數(shù)往往都很少,以《大學》為例,不算標點符號的話只有兩千一百多個字,這一千頁可以印出好多本《大學》。
這個數(shù)據(jù)其實還是保守的說法,陸鳴給這幾個墨家弟子傳授了半自動印刷機的概念,這種由德國人古登堡在碾壓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