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才是關(guān)鍵,過高的成本就失去了打擊駱家囤積居奇的作用。
“回侯爺,初步提純出來的鹽,每石成本兩百三十文上下,多次提純的鹽,成本在四百五十文上下?!?/p>
只要舍得下料,鹽的純度就能進(jìn)一步提高,
多過幾遍木炭,多過幾遍草木灰,還可以用豆?jié){當(dāng)做天然的絮凝劑,來去除鹵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雖然在純度上無論如何也比不上現(xiàn)代的鹽,但是對于大漢來說,已經(jīng)是巨大的進(jìn)步。
只是每增加一個步驟,帶來的都是成本上升,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根本吃不起,
純屬權(quán)貴專用,是刺激他們花錢的奢侈品。
“這只是單純的生產(chǎn)成本,后續(xù)還要算上運輸、存放和售賣的成本,
若是賣到番禺城內(nèi),各種成本都會比較低?!?/p>
在大漢,運輸成本在商品成本中占據(jù)非常大的一部分,最明顯的就是糧食運輸。
若是運輸路途過長,路途上的損耗的糧食會比本身所運送的糧食更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打仗,
想要把一個人的口糧運送到路途遙遠(yuǎn)的前線,路途上可能要消耗十個人的口糧才可以。
鹽同樣如此,路途上的各種損耗都推高了鹽價,
番禺城鹽價高的最大原因就在于,這里距離大海太遠(yuǎn),運輸不便。
城外這處礦鹽,最大的好處就是離得近,否則任憑陸鳴有千般手段,也要為長途運輸買單。
“產(chǎn)出來的鹽先運到軍營中去,免得被駱家他們察覺到,讓他們高興幾天,
等你們幾家的鹽快要賣光的時候再把這些鹽運回去售賣,給他個驚喜?!?/p>
在他自信滿滿,以為自己馬上就要成功的時候給他致命一擊,印象才是最深刻的。
砍了駱家很簡單,誅族也不難,隨便編造一個與呂嘉勾結(jié)的罪名都可以,
沒人能為駱家伸冤,
但底線不能被輕易打破,禮崩樂壞下所有人都會受到波及。
而且陸鳴要的不僅是殺人,更是要誅心,
要讓駱家和另外幾家鹽商知道,不管怎么玩,他們都不堪一擊。
臨走時,陸鳴提醒道:“提純法是專利,以后難免有人有其他想法?!?/p>
“侯爺放心,我一定會多加注意,絕不會把提純辦法泄露出去?!?/p>
何安神色嚴(yán)肅,誰泄露秘密都可以,絕不能從他這泄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