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為了金銀如此壓榨大漢的百姓。
“富民侯,要是沒有足夠多的人手又該如何把大量的金銀快速運回大漢呢?”
張湯有自己的判斷,
就像匈奴一樣,整個匈奴的人口還沒有大漢一個普通的郡人口多,
但是這些人口卻分布在比大漢更廣大的領(lǐng)土上,
這也導(dǎo)致漢軍出擊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找到匈奴的主力與之決戰(zhàn)。
如果匈奴的人口能有大漢的一半,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比早就發(fā)生天大的變化了。
倭島也是如此,
那里要是有足夠多的人口,就不會被大漢輕易征服,不會讓大漢在那里安心采礦,
但是從李廣帶回來的信息就能看出來,倭島同樣稱得上地廣人稀,沒有大漢如此密集的人口。
“根據(jù)伏波將軍和歸義侯帶回來的消息,倭島上的土著并不太多,
要是靠他們來開礦的話,恐怕難以盡快運回島上的金銀?!?/p>
看著金銀在那里卻運不回來,簡直就是煎熬。
“張廷尉有所不知,倭島上地震頻發(fā),其他各種氣候也和大漢有所不同,不要說是服徭役,就是遷移百姓過去都可能造成大量傷亡?!?/p>
陸鳴知道,雙方最大的分歧其實就是開采金銀的速度,張湯這邊是希望盡快的運回大量金銀,
百姓就該服徭役,一是能幫朝廷干活,二來也符合馭民五術(shù)中的疲民之策,在法家眼里,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行為邏輯。
但是陸鳴不能認(rèn)同這種方式,且不說對百姓如何,單單是短時間內(nèi)涌入數(shù)量過去龐大的金銀,都可能對大漢的經(jīng)濟造成巨大的沖擊,
大商人和權(quán)貴們可能不受太大的影響,但是普通百姓容易遭殃。
“假如現(xiàn)在就把倭島上的金銀都開采出來運回大漢,對于天下而言也是禍非福?!?/p>
見張湯一派的人有些茫然,陸鳴又開始解釋起通貨膨脹的說法,
什么叫貨幣超發(fā),什么叫貶值,都一一進行了說明。
大漢的鑄幣權(quán)長時間內(nèi)沒有收歸中央政府手中,各路人馬鑄造了大量的錢幣和金子,但是在通貨膨脹上一直還算不錯,
很多時候都是錢荒而不是通脹,
因為地下陪葬了太多的銅錢和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