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鳴和霍去病早就考慮過伏兵的問題,
大漢可以派人來進攻河西,就要做好被匈奴人算計的準(zhǔn)備,
烏鞘嶺一帶作為進出河西的門戶,是往返的必經(jīng)之路,想要安排伏兵的話,
沒有幾個比這更合適的地方了。
所以高不識除了送回被擄掠百姓的任務(wù)外,還被賦予了另一項使命,
作為大漢的伏兵,埋伏匈奴人的伏兵。
可是霍去病還是算漏了一點,天才如他也無法算無遺策,
匈奴人敗得太快,大大超出了他的預(yù)料,根本不需要再執(zhí)行原來的周旋計劃。
盧侯王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是眼下已經(jīng)沒有比投降更好的辦法,
客氣道:“漢軍實力強大,我等確實不如?!?/p>
陸鳴知道他不信,也不再解釋,
“走吧,我?guī)銈內(nèi)タ纯?,我大漢也預(yù)先準(zhǔn)備了伏兵的,按照原本的計劃,
到時候會前后夾擊你們的。”
見陸鳴的表情不像是在說笑,盧侯王面色凝重,不會真的有伏兵吧。
另一邊,高不識此時已經(jīng)等的心里長草了,
把被擄掠的百姓送回去后,他又向程不識請求了后勤支援,帶著大量的箭矢來到霍去病指定的地點。
有人忍不住發(fā)發(fā)牢騷,“高校尉,咱們得等到什么時候啊,也不知道將軍他們怎么樣了?!?/p>
別人在前方打仗,他們在這當(dāng)伏兵,要不是之前打過幾回,還有送回百姓的功勞,他們次出征等于白來了。
“啰嗦什么,將軍他這么安排一定是有道理的,掃平那幾個小部落,解救百姓的時候你們不都已經(jīng)立功了么,
著什么急,跟著將軍還怕缺少立功的機會么?”
這倒是實話,自從跟著霍去病以來,雖然打的仗不多,但是每次都能收獲不少功勞,哪怕是這次,
也是砍翻幾個匈奴小部落之后,才安排他們送回百姓的。
“校尉,校尉,有動靜了,我看見了富民侯的旗號?!?/p>
高不識小聲道:“傳令,做好戰(zhàn)斗準(zhǔn)備?!?/p>
一聲令下,全員都開始躁動起來,終于輪到我們上場了么?
回來報信的斥候趕忙說道:“校尉,我看富民侯他們不像是被敵人追趕的樣子,而且他們是和匈奴人一起來的?”
和匈奴人一起來的!
這個情況嚇了高不識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