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侯是想殺光那些匈奴人么?”
陸鳴罵狄山的時候,汲黯沒有說話,他覺得陸鳴一定有更多的想法,
一個能為天下百姓帶回來紅薯和土豆等糧食的學(xué)派,不會培養(yǎng)出一個只知道窮兵黷武的傳承者,
或許,陸鳴真的有能夠徹底解決匈奴人的辦法。
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和親派,汲黯最近也在有所轉(zhuǎn)變,要是真有機會消滅掉所有匈奴人,
他這個右內(nèi)史也不是不能上陣殺敵。
“殺光是不可能的,草原那么大,總有他們的容身之處?!?/p>
“我想的是多種手段齊下,先打服一部分匈奴人,讓他們歸降大漢,之后再以匈奴制匈奴?!?/p>
陸鳴不可能罵暈所有的主和派,狄山會暈倒也是吃了有文化的虧,
真要是那些司馬懿似的人物,別說他富民侯,就是武鄉(xiāng)侯也沒辦法罵暈人家。
汲黯這種忠心為國的人就是需要爭取的力量,不能把所有人都推到狄山那邊去。
“以匈奴制匈奴確實是個辦法,但恐怕還不夠吧?!?/p>
汲黯不覺得這么簡單就能平定匈奴,陸鳴也不會只有這么點辦法。
“右內(nèi)史還記得衡山之謀么?”
汲黯當然記得,管仲的大名誰人不知,他留下的計策足以流傳后世。
所謂“衡山之謀,”是當年管仲輔佐齊桓公爭霸的時候,采用的一種貿(mào)易陷阱。
衡山國以制造兵器著稱,管仲就高價收購他們的兵器,導(dǎo)致衡山國的兵器價格飆升,
衡山國人放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轉(zhuǎn)向利潤更高的兵器制造。
管仲又高價收購糧食,拉高糧價,其他國家的糧食也都賣往齊國,
等到時機成熟,管仲下令不再購買衡山國的兵器,并且不賣給他們糧食,
糧食短缺的衡山國不得不向齊國投降,之前賺到的錢都吐了回去。
與衡山國一樣的受害者還有盛產(chǎn)鹿的楚國,盛產(chǎn)魯縞的魯國。
“我當然記得管仲的這些謀略,但是該怎么用到匈奴人身上呢?”
不管是衡山國,還是魯國和楚國,他們的百姓都以糧食為生,管仲控制住糧食就可以控制他們的命脈,
但是匈奴人平時就以牛羊為生,大漢沒辦法控制他們的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