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一個自己都不信的東西獻給陛下,想讓他相信,你這是欺君,大罪啊,
陸鳴默默向后挪了挪椅子,和這個罪人拉開距離,
莫挨老子!
“你說陛下是否應該相信呢?”
董仲舒笑呵呵的問,拿著水杯又喝了一口,模樣愜意的不像是在探討如此重大的事情。
是否應該信,而不是信不信,兩者的差異有點大啊。
“董公的天人感應是為了限制皇權(quán)而誕生的么?”
對于陸鳴的直白,董仲舒沒有多少驚訝,
“陛下乾綱獨斷,掌握天下萬民福祉,若是心中毫無敬畏,誰又能限制陛下的所作所為,除了天,還有更好的選擇么?”
在天人感應的理論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有意志有道德,乃是最高主宰,其意志通過陰陽五行體現(xiàn),并與儒家理論相貫通。
皇帝失德則會天降災異,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相反則會降下祥瑞以示褒獎。
皇帝大權(quán)在握,天老大,他老二,除了天意,誰還能限制皇權(quán),若是皇權(quán)不受限制,一旦皇帝昏庸,又會做出多少禍害蒼生的事情。
陸鳴理解他的意思,董仲舒盡力了,可是他的天人感應是把雙刃劍,難以評價究竟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除此之外,天人感應還可以解釋大漢為何能得天下,有什么不好么?”
除此之外,董仲舒實在想不到還能用什么限制皇權(quán)肆意妄為,汲黯么,他沒那么大本事,
況且又不是每個皇帝手下都會有一個汲黯。
“關(guān)于得天下,我倒是有個說法,出我口入你耳,不好讓別人知道?!?/p>
“富民侯放心,老夫已經(jīng)給你交底了,也必然為你保密?!?/p>
陸鳴上身前傾,小聲道:“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
轟隆一聲,董仲舒耳朵中似乎響起一道天雷,震得他頭皮發(fā)麻,這句話和當初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竟然有幾分相像。
“說這話的人,有些志向,但是志大才疏,死的老慘了?!?/p>
這句話出自五代時期的安重榮之口,打仗之時被自己的部下反叛,一輩子都和兵強馬壯沒什么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