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現(xiàn)在的心情很爽,吃得爽,看得也爽,
嘴里被辣得嘶嘶哈哈的,卻也擋不住他想吃辣的想法。
“以前董仲舒說遼東高祖廟的火災,是上天在警示朕,朕一點都不信,不就是大火么,和朕有什么關系,
當時皇后也說,火災不過是意外,與上天無關?!?/p>
劉徹說著看向衛(wèi)子夫,當時很多人都把火災怪到他的頭上,皇后的支持是他心中的一絲慰藉。
“但是發(fā)生日食的時候,朕心里卻沒底,天威難測,朕心中難免有些忐忑。”
不管是日食,還是熒惑守心,這類天象都被認為是不祥之兆,無論在官方還是在民間,都有大量的人相信這一點,
這并不是董仲舒的首創(chuàng),他更像是個完善者,把各種現(xiàn)象系統(tǒng)的和帝王,和朝廷的政策聯(lián)系在一起,
再和儒家的各種理念結合,成為一把桎梏在華夏大地上的枷鎖。
如今,這把牢固的枷鎖還沒有完全成型就已經(jīng)有了裂痕。
“哈哈哈,如今朕終于放心了,可以預測的事情怎么可能會是天意,要是人可以預測天意,人還是人么?”
劉徹前所未有的輕松。
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劉徹高興的時候,有人并不高興。
“終究還是來了,雖然和預測的時間差了一點,但也只差了一點?!?/p>
董仲舒長嘆一聲,哪怕已經(jīng)有所準備,但是當日食真的出現(xiàn)時,他還是有些落寞。
相較于旁人,他知道的信息更多一些,
當日食的消息爆出來后,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司馬談,因為他不相信天意,所以他知道想要預測日食,最有可能的就是司馬談這位太史令,
或者是和司馬談一樣對天文有一定造詣的人。
他第一時間就找到了司馬談,卻得知日食是司馬遷與落下閎二人預測出來的,后來更是知道,他們倆預測的具體時間是二十八日的午時三刻開始。
司馬遷二人預測的具體時刻雖然有偏差,但日期卻沒有錯誤,對于反駁他的天人感應來說,已經(jīng)足夠。
沉默片刻后,董仲舒一聲長嘆,有些事終究無能為力,只能順其自然,
當初他能把儒家推到罷黜百家的地位,不單單是靠自己的才學,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劉徹,遇到了想要大展宏圖,一改往日積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