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略一皺眉,表情真誠的就像他事先不知道似的。
見陛下開口,其他人琢磨一下后也紛紛開口。
“陛下,臣以為富民侯說的封賞確實太重了,林家和林蒼此舉確實值得嘉獎,但毫無軍功,不可封侯。”
就連汲黯也站出來反對,
“陛下,治國者當賞罰分明,無軍功者不得封侯乃是開國之時定下的制度,不宜妄加改動,
林蒼和林家還寸功未立,如果封侯,怕是人心難平啊。”
說話時,汲黯還掃了丞相公孫弘一眼,
在大漢的諸多丞相中,公孫弘是第一個因為擔任丞相而封侯的,換句話說,他就是非軍功不得封侯的例外。
對此覺得不平衡的不止汲黯一個,
衛(wèi)青的幾個孩子封侯還好接受一些,誰讓他們父親的軍功太溢出了呢,他公孫弘憑什么!
如今又要有人成為例外,哪怕是陸鳴說的,汲黯也要站出來阻止。
大殿內眾人慷慨陳詞,無外乎就是軍功封侯的制度,以及林蒼沒有立下實際的功勞,說的也確實有道理,
但陸鳴說的封侯和他們認識的封侯不一樣!
“富民侯,眾位大臣的話你也聽到了,有什么想說的么?”
這件事雖然是君臣一起商量好的,但劉徹不會自己站出來說,只能借助陸鳴之口說出來。
“陛下,我所說的封侯和諸位大臣所說的封侯不是一回事。”
大漢的封侯,除去其他特權后,最突出的就是給你多少戶人家作為食邑,可以收取賦稅,
最小的侯爵,也能讓人成為一個有錢有勢,光宗耀祖的人,
名義上還有自己的封國,雖然沒有其他權力,也算得上一朝得道。
大漢的將士在戰(zhàn)場上奮勇拼殺是為了什么,最大的目標不就是這些么,這就是封侯的誘惑力。
那么多良家子主動從軍,除了抵御外辱,向匈奴復仇外,最大的目的也是這些。
“有何不同?”
“我說的封侯,實際上類似于周朝的分封諸侯,當然不同。”
此話一出,朝堂上掀起一陣更加巨大的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