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對象和自己一本正經(jīng)的探討起人體發(fā)育問題了,怎么辦,在線等。
看著義妁滿臉的求知欲,陸鳴只好翻動腦海中的記憶,努力拼湊出一些答案,
“比如骨骼,不同年齡的女人就是有差別的,大概在十到十八歲之間,女人的骨盆會逐漸長大,骨盆大的話,在生孩子的時候會容易一些,骨盆小的話容易難產(chǎn)?!?/p>
想到義妁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骨盆,陸鳴立刻解釋道:
“所謂的骨盆就是我們屁股和下腹部位的幾塊骨頭的總稱,大概像一個盆的形狀,所以叫骨盆,孩子出生的時候要經(jīng)過這里?!?/p>
義妁的臉色有些古怪,“敢問富民侯是怎么知道骨頭是這個形狀的?”
她都不敢細想這位富民侯或者他的師門都做過什么事情,才能對人的骨頭如此了解。
陸鳴剛想回答,忽然想起來,對這個時代來說,解剖學恐怕是一個有點超前的學科,容易被認為是邪惡恐怖的行為。
于是只好順口編造個故事,“天下戰(zhàn)亂之時,常有遍地遺骨無人收殮,師門前輩幫他們?nèi)胪翞榘矔r順便仔細觀察過?!?/p>
“哦…”
義妁點點頭,心里卻一個字都不相信。
女人的直覺讓她認定陸鳴一定在說謊,可是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富民侯看過《內(nèi)經(jīng)》么,名醫(yī)伯高說,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二斗五升;小腸,后附脊,左環(huán)回周疊積,……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尺四寸四分,回曲環(huán)反三十二曲也?!?/p>
義妁所說的《內(nèi)經(jīng)》是指《黃帝內(nèi)經(jīng)》,是古代醫(yī)學中的經(jīng)典著作,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
剛才她所說的內(nèi)容就是《靈樞》中的腸胃篇,黃帝問伯高,想要了解六腑如何輸送谷物以及腸、胃的大小長短,能夠容納多少谷物,
作為那時候的名醫(yī),伯高給出了這段回答,對腸胃的大小長短都有所介紹。
義妁笑著問道:“富民侯覺得,伯高是怎么知道腸胃大小的呢?”
是啊,他是怎么知道的?
這可是大名鼎鼎的《黃帝內(nèi)經(jīng)》,就這么赤裸裸的寫了出來,
認識骨骼還可以找理由說是見過尸骨遺骸,清楚的知道腸胃的大小和尺寸又該怎么解釋?
這個伯高有點野啊。
“富民侯的師門沒有研究過別的內(nèi)容么,只是遺骨的話,看來還是有點保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