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膾確實好吃,可惜吃不得?!?/p>
他以前也吃過,還吃過其他生肉,在大漢來講很正常。
“陸兄你什么時候能把顯微鏡搞出來,讓人親眼看看生肉里的蟲子?!?/p>
雖然大漢的太醫(yī)們對于新知識的接收速度比較快,
已經(jīng)能從比較科學(xué)的角度認識寄生蟲等疾病,
但是整個社會對此還是缺乏認識的。
人們對于微觀世界缺少最基本的認識,最好能眼見為實,才能讓他們確信生肉的危害。
其他人可能因此戒掉生肉,但吃貨除外,
就算明知河豚有毒,都有大把的吃貨趨之若鶩,何況是寄生蟲。
他們會想出各種辦法來安慰自己,芥末,白酒都可以成為殺滅蟲卵的利器,沾沾就能安心吃。
蘇東坡甚至表示過,吃完河豚后就是死了也值得。
“我回去問問進度,搞發(fā)明這種事急不得?!?/p>
現(xiàn)在把顯微鏡搞出來,除了讓人開開眼之外,陸鳴也想不到其他用途,也就不怎么著急。
翌日,城中各家的名醫(yī)都被帶到趙嬰齊府上為他看病,
很快就有人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
確實是腹中有蟲,但是他們不清楚是怎么染上病的。
說出來的病因稀奇古怪,甚至有人扯到了鬼神身上。
兩名大漢太醫(yī)頓時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神色中多了幾分傲然。
看向陸鳴的眼神中更多了幾分崇敬,要不是有富民侯的醫(yī)書,他們未必會比這些人強多少。
當?shù)氐尼t(yī)者們沒有把握不敢開藥,趙嬰齊也沒有為難他們,
找他們來也不是為了治病的。
兩名大漢太醫(yī)在同行的注目下開出藥方,并且親自熬煮藥材,
一個時辰后,一大碗深褐色的湯藥被端了出來,又拿來一個桶做準備。
“懷德侯,此藥需全部喝完,之后腹中不適的話就吐到桶里?!?/p>
趙嬰齊拿過藥碗,試過溫度后皺著眉頭一飲而盡。
小半個時辰后,趙嬰齊只覺得肚子里翻滾不止,
一張口,沖著桶中狂吐不止。
眾人看清桶中的東西后,神色驟然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