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弘不想說,但是他現(xiàn)在不得不硬著頭皮說,
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來,琳瑯閣的稅收額度是劉徹和陸鳴他們事先商量好的,
這就意味著商稅勢在必行,這種事情上,他不想再觸陛下的霉頭。
“陛下,臣也認為征收商稅有其必要性。”
公孫弘此話一出,那些充滿期待的目光頓時非常失望,他們自己不想站出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公孫弘還是指望不上。
有些官員平時和商人們關(guān)系不錯,甚至稱兄道弟,但是當劉徹表明態(tài)度后,商人又算什么。
他們可以默默支持商人,收他們的好處,但是不會為了那點好處觸怒劉徹,
商人可以給錢,劉徹卻能要命。
在別人站出來反對后,他們能在后面搖旗吶喊已經(jīng)是有良心了,
除非那些商人愿意給更多的好處。
公孫弘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毫不在意其他官員的目光。
從他擔任丞相以來,哪怕是早朝前已經(jīng)和別人商議好的事情,
一旦發(fā)現(xiàn)不符合劉徹的意見,他也可以放棄之前商議的的意見,按照劉徹的要求改變自己的主張,
主打一個靈活從心。
上次的和親事件,是他難得想支棱起來的一次,對劉徹不贊同的和親想法堅持得久了點,
結(jié)果一次勇敢換來的是更徹底的從心。
“陛下,高祖皇帝之時就對商人征收過賦稅,后來此制度日益廢弛,形同虛設?!?/p>
“如今富商巨賈無數(shù),自當為天下盡一份力?!?/p>
陛下你聽見了吧,臣是支持商稅的,公孫弘生怕劉徹誤會,直接從劉邦那時候說起,為劉徹征收商稅找到了祖宗之法的依據(jù)。
“但是現(xiàn)在剛剛將鹽鐵之業(yè)收歸朝廷,需要大量人手管理這些事,恐怕一時間難以再抽調(diào)足夠人手去征收商稅?!?/p>
“要是隨便派一些人手過去,容易借著征稅之余中飽私囊,搜刮民財,將陛下治理天下的良策執(zhí)行成一項暴政。”
“所以臣建議先從鹽鐵官營入手,待此事運轉(zhuǎn)成熟之后,再根據(jù)朝廷的情況確定從什么時候開始征收商稅?!?/p>
其他人也都聽見了吧,老夫替你們和商人說話了,這個丞相不是白當?shù)模?/p>
誰要是再不滿意,覺得自己能讓陛下取消征收商稅的決定,這個丞相給你們當,老夫不伺候了。
劉徹耐著性子聽完,心里非常滿意,這才是他熟悉的公孫弘,
上次那個在和親事情上和他有不同意見的公孫弘果然是個意外,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到正軌。
“丞相言之有理,富民侯覺得如何?”
陸鳴剛開始還以為公孫弘又要說一些正確的廢話,誰也不想得罪,聽了幾句后發(fā)現(xiàn),他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貪多嚼不爛,朝廷的人手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什么都想做好的結(jié)果往往是什么都做不好。
一個政策好不好,不單要看初衷,更要看執(zhí)行。
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有很多政策的初衷都是為了百姓好,但是執(zhí)行到最后都成了盤剝百姓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