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
“此次共運回金百斤,銀兩萬余五百斤,另有倭島之上徐福所用冕旒冠一頂,始皇帝詔書一份。
林蒼者,年幼之時隨徐福出海,未尋得不死藥,恐獲罪于上,逗留不歸,
聞聽天下歸漢,陛下欲威服四海,開創(chuàng)前所未有之基業(yè),不顧近百歲高齡,舍命跨海前來長安朝見,要一睹大漢盛況……”
內(nèi)侍拿著詔書高聲宣讀,
大殿內(nèi),滿朝文武靜坐聆聽,
昨日的消息比較簡略,很多人只是知道李廣要回來了,卻不知道他為什么回來。
剛聽到“金百斤”的時候還有些奇怪,如此興師動眾的出海,只運回這么點金子,有什么值得說的,
難道是陛下不滿,要用這個數(shù)字來追究富民侯的責(zé)任么?
都是他當(dāng)初一口咬定海外倭島上有金子,有銀子,朝廷才專門成立海軍,
如今只有這么點金子,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當(dāng)“銀兩萬余五百斤”這句話出來的時候,有人差點跳起來,
這也太多了!
大漢不是沒有這么多銀子,但是出去幾個月就能運回這么多銀子,
實在是超出了一些人的想象。
當(dāng)徐福、冕旒冠和始皇帝詔書幾個字出來的時候,大殿中突然陷入詭異的寂靜,
眾人都知道劉徹以前喜好求仙問道,想要追求長生不死,就像當(dāng)初的始皇帝一樣,
大殿中有些人還曾動過心思,想要憑借進獻方士和祥瑞來獲取皇帝的賞識,
即便沒動過心思的人,比如汲黯這種,也對徐福這種名望的方士有所耳聞,
徐福的蹤跡算是一個謎團,在大漢也能引起一陣話題。
誰都沒想到,李廣竟然真的發(fā)現(xiàn)了徐福的蹤跡,還拿到了他遺留的物品。
一波接一波的大消息,把朝臣們的大腦炸的嗡嗡作響,
內(nèi)侍誦讀完之后,大殿上一片寂靜,銀礦,徐福,始皇帝詔書,百歲老人,要素太多了。
最終還是汲黯打破了這份沉默,
“陛下,伏波將軍已經(jīng)找到富民侯所說的銀礦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