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那富民侯能幫咱們說話么?”
“是啊,他和陽陵侯都是朝廷封的侯爺,怎么會站到咱們這邊。”
陸鳴和傅偃的矛盾雖然傳的很廣,但是這些百姓并不知道,
不住在長安城內(nèi),他們連吃瓜的機會都比別人少。
“族長,富民侯都說要幫忙了,你怎么還主動要補錢呢?”
有人問起這個問題,其他人也紛紛側目,看向那位族長,
同時也在打量出主意的趙充國。
當著外人的面,他們不能質(zhì)疑自家族長,一直憋到回村后才忍不住發(fā)問。
族長正是那位門牙缺了一塊的老農(nóng),平時德高望重,
趙莊村里,趙家是人數(shù)最多的一戶人家,實力自然也是最強,否則也沒錢買下那六十畝地。
這位族長磕了磕鋤頭上的泥土,不緊不慢道:
“你們啊,這么大年紀還沒有充國看的明白,
富民侯是誰,那是天下聞名的大人物,肯幫我們說句話就很不錯了,咱們不能指望人家給解決所有事情吧。
真要是賴上人家,說不得就會惹人家厭煩,反倒沒了幫手?!?/p>
那些人想來想去,也覺得這些話很有道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那位富民侯可是說了,這件事不是他職責范圍內(nèi)的事情。
“充國啊,你給他們講講這么做的其他意圖,讓他們也長長腦子?!?/p>
趙充國有些不好意思,對著眾人一拱手,“只是一些想法,不一定對,我這么做有兩點考慮,
一是咱們買地就是為了以后多產(chǎn)點糧食,平安過日子,趕上朝廷建水車確實占了便宜,
咱們再有理也是民,對面是侯爺,硬抗下去對咱們不利,”
剛才對他有意見的那些人,聽完這話也找不出什么理由來反對,
事實也確實如此,
他們一開始已經(jīng)同意補錢了,只是對方的要加太高才沒談成。
“二是我想借此試探一下對面的態(tài)度,
有富民侯幫咱們,陽陵侯府的人還是不同意少補一些,那人當時的臉色特別為難,”
趙充國面色凝重,“我覺得咱們要做好準備了,他們可能不會把富民侯的話放在心上,”
“他們敢么?”
眾人有些不敢相信,這可是長安附近,自己這邊這么多人,還有一位侯爺發(fā)話,
膽子多大的人才敢搞事情。
趙充國搖頭道:“他們能用的手段很多,不一定要直接對我們下手,具體會做什么我也猜不到,
多加小心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