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人還沒回來,她們先飄到天上了。
所以該干什么干什么,若是誤了時節(jié),再想干點什么就難了,這一年都白糟蹋了。
二丫:“我真的不想養(yǎng)豬了……”
“不用你喂。你跟著你大姐學(xué)點針線活。我想著,做官家小姐,總歸要出去見人,不能弄得灰頭土臉,什么都不會。先學(xué)點針線,養(yǎng)養(yǎng)性子,以后等你們爹回來,看看能不能給你們請個先生,要讀書,要讀書……”
“知道了,娘。”二丫滿臉不高興。
大丫握著三丫的手跟在后面,一路上耐心地給妹妹講解遇到的東西。
豬價到底沒落下來,差不多得四百文一頭。
陸棄娘咬咬牙,買了十二頭。
若是之前,她不敢手里不留錢。
但是現(xiàn)在,張鶴遙要回來了,多少給了她一點底氣。
先把豬都買了再說,家里收了不少東西,也夠堅持幾個月。
那些送錢的,她一概不收。
送東西的,她也掂量著,貴重的都沒收,但是日常來往范圍內(nèi)的,她都收下,而且記了賬。
她的小雞,也孵出來了十四只,毛茸茸的很可愛。
陸棄娘把它們暫時養(yǎng)在屋里,因為外面太冷。
她警告阿黃不要動它們,一邊喂小雞一邊遺憾:“可惜到清明節(jié)還長不大,回頭你們爹回來,我還得出去買雞。他最喜歡我熬的雞湯了……”
深夜,千里之外,張鶴遙從丫鬟手里接過一盞雞湯,擺手示意丫鬟退下。
他掀開簾子,腳步輕輕地走進(jìn)房間。
簾子被掀開,冷風(fēng)趁虛而入。
歪在榻上的嬌艷女子歪頭看著他笑,“遙郎,你回來了,我等你等得都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