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嘆了口氣,自己來燕京也快一個月了,也該去看看阿龍了。
收起這封信,魏明又開始看那些小讀者來信,也不知道里面會不會夾糧票啥的。
結(jié)果第一封,是家長寫的,感謝“魏什么”的作品成功嚇到了愛吃糖的女兒。
第二封,還是家長來信。
第三封……
把所有10封信都拆開后,魏明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是家長的感謝信,感謝這篇童話的教育意義,而且全部來自大城市。
只有兩封是小朋友寫的,歪歪扭扭很是童真,只不過字里行間頗多怨念,責(zé)怪他夸大了吃糖的壞處,害的自己沒糖吃,真是個壞蜀黍!
魏明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己沒有成為小朋友們的貼心朋友,反倒得到了一批小黑粉。
不成,自己得趕緊寫一篇新作扭轉(zhuǎn)印象,他還指望幾十年后靠情懷收割這些小朋友的鈔票,讓他們給下一代買自己的書呢。
次日一早,吃過早飯后,魏明被楓哥帶去巡邏隊,先培訓(xùn)半天。
而這時《文匯報》上已經(jīng)發(fā)表了《春江水暖鴨先知》的中篇。
魔都虹口的一個弄堂里。
一個滿頭銀絲的老太太正在陽臺曬著太陽看報紙,昨天她被一個小故事吸引,今天買早餐時又買了《文匯報》。
上一篇說到王科長走投無路之下聽說了“廣告”,而這一篇講的就是他拉攏了紀(jì)錄片導(dǎo)演的助理,準(zhǔn)備拍攝一條電視廣告,也是中國第一條。
老太太這才知道,原來年初那條參桂養(yǎng)榮酒廣告的背后還有這許多的艱辛啊,這王科長不僅自己出演,還偷家里錢墊付了拍攝費用,真是個好干部啊。
而這一篇結(jié)束的地方是廣告拍成了,但該怎么讓觀眾看到卻打了個問號。
老太太心里罵了一句斷章狗,然后喊著孫女。
“阿智,阿智!”
“怎么了阿奶?”一個十七八的鵝蛋臉高挑少女走了過來。
老太太指了指窗臺上的一個空酒瓶:“過年時買的這個藥酒你記得吧?!?/p>
“記得呀,你說喝不慣?!?/p>
“但確實有點效果,那段時間感覺身體還蠻不錯的,你再去給我買一瓶吧?!闭f著她掏出了20塊錢,剩下的給孫女零花。
想了想,她又多掏了十塊錢,“你也去買一件新內(nèi)衣吧,都不合身了?!?/p>
反正她兒子在香港賺錢供她們兩個花,比一般魔都家庭都富裕。
女孩阿智紅著臉美滋滋接過了30塊錢,她也沒想到都18歲了,發(fā)育還沒有結(jié)束,最近又大了不少~
(求月票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