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不要亂講啊,我是純路人,我就是站在客觀的立場說句公道話?!?/p>
“梁縣長,不,梁書記今年三十三歲了吧?”
“胡說,是剛剛?cè)q好不好?”
“呵,年齡記得這么清,你還說你不是梁粉?”
正如上面的對話所反映出的信息,梁惟石再次跨省調(diào)任到江南,任縣級市市委書記一事,在網(wǎng)絡(luò)媒體上又又又一次掀起了波瀾。
‘人紅是非多’的形容十分精確,事實上各新聞媒體從來就沒把視線從這個‘網(wǎng)紅縣長’身上移開過。
在梁惟石去向未定之前,其千人送行的離任場面,就早被人傳到了網(wǎng)上,不出意外地引發(fā)了爭議。
關(guān)于‘作秀’‘擺拍’‘鬧劇’……之類的評論多如牛毛。
有不少媒體記者趕到光華縣委求證此事,縣委副書記羅建明親自接待了這些記者,鄭重回復道:“這是群眾自發(fā)組織的送行,梁惟石縣長在光華縣人民中的口碑,毋庸置疑?!?/p>
“我建議你們可以做個街頭采訪,看看老百姓對梁縣長是什么評價!”
其實根本不用羅建明建議,已經(jīng)有記者這么做了。
就是前邊提到的由黑轉(zhuǎn)吹,正一路向著‘梁吹’之路狂奔且矢志不移的王慶剛王大記者。
所謂‘不是粉絲勝似粉絲,哪里有梁惟石的事跡,哪里就有他的通稿。’
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王慶剛是當真做到了的。
整整一天時間,他和攝像師在騰達廣場,在南部新區(qū)的鬧市街頭,在老城居民區(qū)隨機采訪了幾十名當?shù)厝罕姟?/p>
無論男女老少,給出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梁縣長,好!’
哦,也不是沒有例外,倒是有一個二流子模樣的家伙說了梁縣長的壞話,結(jié)果被過往的路人聽見了,圍上去就是一頓圈踢。
有知根知底的大姐還特意整理了一下頭發(fā),對著鏡頭說明了情況,這個二流子曾因偷人錢包被見義勇為的路人打斷了胳膊,要求賠償卻被法院駁回,從而對梁縣長那一句‘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懷恨在心。
民警很快就趕了過來,很是嚴肅地要求路人住手。
別人都停手了,就只剩下一個老大爺還在往二流子的腦袋上甩巴掌。
“大爺快別打了,警察同志來了?!庇泻眯娜颂嵝训?。
“哼,我打我孫子,警察管得著嗎!”老大爺理直氣壯地回道。
開始大家還以為老大爺故意占便宜,后來等二流子委委屈屈喊了一聲爺爺,大家才反應過來,原來這個家伙是真孫子!
王慶剛把這段素材整理之后往網(wǎng)上一發(fā),看著火爆的流量瘋涌而來,不禁發(fā)出一聲滿足的嘆息。
不用絞盡腦汁為了黑而抹黑,也不用為了吹而尬吹,僅僅通過無需添加任何佐料的真實報道,就能獲得以前夢寐以求的關(guān)注度和巨大流量。
這種工作簡直太輕松了,太爽了有沒有?
不自夸的說,兩年之間,他王慶剛王記,在業(yè)界也算是有身份證的人了!
哎呀,現(xiàn)在梁縣長,不,梁書記到了江南恒陽,他真是無比的期待,梁書記在新的崗位上繼續(xù)大放光彩,讓他這個未來的‘名記’大書特書,盡情描繪梁書記一筆又一笑光輝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