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呼之欲出,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可能性,應該是由縣委副書記或常務副縣長接任。
說得更直白一些,梁惟石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什么?你說梁惟石任縣委副書記兼常務副縣長沒多久,不符合提拔要求?
那是你不清楚,關于這一點,從來不是破格提拔的阻礙。
只要上級想提拔你,那所有的條件都會向你放寬、敞開。
鄭懷新能想到的,謝世元沒理由想不到,而曹滿江之所以臉色不好看,就是因為他在第一時間覺察到了周益民的連環(huán)算計。
既然明白了周益民的打算,那他自然就要找理由反對,于是他沉聲表態(tài)道:“劉興和這個人,任光華縣長期間政績平平,各方面少有建樹,而且年齡也是個問題,提拔他為東安區(qū)委書記,我覺得不是很合適?!?/p>
市委副書記謝世元也跟著附和道:“確實是市長說的這個情況,我也覺得提拔劉興和有些勉強,關于東安區(qū)區(qū)委書記,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對于曹滿江與謝世元的反對,并未出乎周益民的預料,因為從他到安慶開始的三年任期內(nèi),這兩人就是一直站在他的對立面上。
他沒有急于開口,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組織部長葛榮忠。
嗯,人選是你推薦的,現(xiàn)在有人反對你的推薦,你不得出來解釋解釋?
葛部長收到了周書記的眼神示意,立刻笑著說道:“推薦劉興和同志,主要是考慮其在光華縣任縣委副書記和縣長多年,兢兢業(yè)業(yè),老成持重,其間經(jīng)歷兩任班子變換,都能保持本心,堅定立場,這樣值得組織信任的老同志,我覺得應該給予提拔重用。”
對一個干部的評價,有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你說人家政績平平少有建樹,我卻認為是老成持重穩(wěn)扎穩(wěn)打,至于事實到底如何,那還要由周書記定奪。
鄭懷新點頭贊同道:“劉興和同志的政治紀律性確實沒得說,而且近三個月以來,在反腐敗和打黑除惡方面的工作,表現(xiàn)尤其突出,給光華縣委充當了定海神針的角色!”
“就從這一點上,我也贊成提拔他為東安區(qū)委書記!”
他作為周書記一系,自然要時刻保持與周書記的意見一致。而且平心而論,劉興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臨近到站的年紀推上一把也無可厚非。
謝世元撇了下嘴,欲言又止。
嗯,其實他很想說,劉興和這三個月所優(yōu)謂的‘表現(xiàn)突出’,完全是坐了梁惟石的順風船,打黑除惡和反腐取得的成績,都是等現(xiàn)成的。
但這話他又不能說,因為這就等于變相地承認了梁惟石的‘豐功偉績’,等于給梁惟石的提拔送助攻。
曹滿江陰陰地掃了鄭懷新和葛榮忠一眼,鄭懷新一直是周益民的鐵桿支持者,所以和周益民一條心不足為奇。
而作為市委組織部長的葛榮忠,雖然原來也唯周益民馬首是瞻,但因為不是周益民的嫡系,且要考慮他接任市委書記所帶來的后續(xù)變化,所以近期與他的關系還算和諧。
尤其在上次推薦孫國耀任政府秘書長的時候,對方是投了贊成票的。
而這一次,對方秉承周益民的指示,在東安區(qū)委書記的人選上大作文章,卻沒有和他提前通氣,足以證明,對方終究還是選擇站在周益民那一邊。
歸根結底,還是‘市委書記’四個字的魔力,哪怕是一個即將要離任的市委書記,也能夠影響人心天平的倒向。
“推薦劉興和同志任東安區(qū)委書記,是從維護東安區(qū)黨委班子的穩(wěn)定大局出發(fā)。紀青峰被查之后,東安區(qū)急需一個行事穩(wěn)重且值得信賴的同志來主持工作,我認為沒有誰比劉興和同志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