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黃淑平是業(yè)界前輩,名氣遠勝于他,但這不意味著他會心服口服,于是又寫了一篇文章回擊。
黃淑平一看你個小樣的還敢不服,好,那咱們就接著掰扯掰扯,看看誰的筆掌握著真理。
就這樣一來二去,雙方的交鋒漸漸充滿著濃濃的火藥味兒。
黃淑平怒斥唐書聰?shù)南敕ㄊ恰暽瑥娫~奪理’,唐書聰則諷刺黃淑平對法律法規(guī)‘生搬硬套,觀念陳舊’。
隨著罵戰(zhàn)升級,自然吸引了媒體和法學圈子里眾多知名人士的注意,他們紛紛加入戰(zhàn)團,各自站隊,發(fā)表文章,大吵特吵,最終使得這起案件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而為了論證自已觀點的正確性,自然要引經(jīng)據(jù)典,用一些案件實例作為論據(jù),于是,包括唐書聰在內,有些人就發(fā)現(xiàn)了光華縣這起正當防衛(wèi)的案子。
說實話,唐律師最近的壓力著實不小。
他既要為老同學的案子奔走,又要在網(wǎng)絡媒體上面對以黃淑平為首的圈子里大佬的口誅筆伐。
眾所周知,在學術圈子里,誰的名氣大,誰就有更多的發(fā)言權,也相對更容易獲得社會輿論的支持。
所以,除非能找到充分的依據(jù),否則在這場對戰(zhàn)里,他很難改變被動和弱勢的不利局面,更別說完全駁倒對方,取得辯論戰(zhàn)和輿論戰(zhàn)的勝利了。
關于光華縣案子的信息,是他在安平市的一個記者同學提供給他的。
他先是看了警情通報,仔細研究之后,精神不由一振。
然后又看了光華縣縣長在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更是忍不住擊節(jié)嘆賞,深表敬佩。
別看他是法學專業(yè)出身,對各種法律知識可謂信手拈來,了如指掌。
但,有一說一,對正當防衛(wèi)理念的理解,他真的不如對方,更寫不出這么一篇有高度有深度的文章來。
而這個案例,以及這個講話,完全可以做為他反擊黃淑平一方的最強有力的武器。
想到這里,他趕緊給大學同學盛夏打去了電話,表示自已的感謝之意:“夏姐,你這次可是幫了小弟大忙了,小弟感激不盡!”
電話那邊的盛記者微微一笑回道:“說謝就見外了,舉手之勞而已,到時你請我一頓飯就算償還了?!?/p>
唐書聰連忙說道:“別說一頓,十頓也請得。哎呀,還得是夏姐神通廣大,連隆江那邊的案子都一清二楚?!?/p>
盛夏笑著回道:“說起來,也算你小子走運,碰到了我這個梁粉兒。好了,我手頭還有個稿子要寫,改天再聊?!?/p>
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唐書聰怔了一下,涼粉兒?什么涼粉兒?
不過此時他無暇多想,斗志昂揚加信心滿滿地打開電腦,就著剛才找到的‘秘籍’,那真是思如泉涌,文如尿崩,鍵盤噼里啪啦敲個不停,半個多小時的功夫,就洋洋灑數(shù)千言,再次對黃淑平等人發(fā)起了挑戰(zhàn)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