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馬,你這就搶人了?”蘇同說道,“陳貴良,你不如來我們北師大。北師大的中文系,可比同濟要好得多?!?/p>
馬源笑罵:“草,我是同濟的教授,幫學校招人那天經(jīng)地義。你又不是北師大教授,你湊什么熱鬧?”
“我北師大校友啊。”蘇同說道。
王檬出聲:“好啦,招生的在那一桌,我們就不提這個事了?!?/p>
這些作家,公共場合還稍微注意形象,酒桌上大部分都沒個正形。
隨著杯酒下肚,亂七八糟說什么的都有,就連女作家都開始吐臟字。
剛開始還圍繞陳貴良聊天,漸漸就各聊各的。
到了三月份,有兩人要去法國,參加法國圖書沙龍。他們商量著在哪里匯合,然后一起飛過去。還有人讓他們做代購,給自己老婆帶點奢侈品。
聊著聊著,又順著這個話題,聊到法國的電影、美術和文學。
某些作家,對法國極盡吹捧之能事,似乎法國的母蚊子也性感浪漫。
陳貴良默默吃菜,就像在聽自己的政治老師吹牛逼。這玩意兒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對本國經(jīng)濟和文化的不自信。
放在現(xiàn)階段,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過來的,觀念需要隨著時代慢慢改變。
一直改不過來,必然被時代拋棄!
見喝得差不多了,陳貴良終于拿出那兩本書,跑去找王檬和蘇同要簽名。
而且強調(diào)是給表妹要的,免得其他作家沒面子。
“走了,走了,開研討會去?!庇鄻搴鹊糜悬c多,一手提著自己的羽絨服,一手跟陳貴良勾肩搭背。
一股煙酒味傳來,陳貴良很想把他推開。
那些一等獎獲得者,見陳貴良和余樺如此親密,倒是一個個都羨慕得不行。
研討會在一間大廳舉行,還要再過一會兒才開始。
三四十家媒體記者,趁機采訪知名作家和教授,采訪陳貴良的反而沒幾個。
因為在研討會上,也可以向陳貴良提問。
“陳貴良你好?!币粋€三十多歲的女記者走來。
“你好?!?/p>
“我是《滬青報》記者張新萍,能采訪你一下嗎?”
“榮幸之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