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貴良正在家里翻《明史》,繼續(xù)摘抄用得著的內容。
卻聽屋后傳來嘈雜聲。
堂弟陳貴榮的聲音最響亮:“哥,通知書送來了,北大的通知書送來了!”
陳貴良還沒動,父母已然奔去外面。
平時云淡風輕的奶奶,此刻也顯得很激動,站在屋檐下不停往外望。
嚴校長和袁記者被村民簇擁著過來,陳貴良上前握手,并介紹自己的父母和奶奶。
爺爺此時也來了,陳貴良假裝沒看到。
嚴校長又跟陳貴良的長輩握手,微笑贊嘆:“你們辛苦了,為國家培養(yǎng)出了一個人才!”
父母和奶奶頓時笑開花。
嚴校長把錄取通知書拿出來,親手交給陳貴良:“陳貴良同學,祝你在大學里面再創(chuàng)輝煌,爭取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新的貢獻!”
袁記者退后幾步,按下快門拍出照片。
他看著陳貴良家破爛的房屋,突然生出一個想法,把嚴校長拉到旁邊說:“要不換個地方拍照。比如找一塊旱地,陳貴良手里拿著鋤頭,頂著大太陽幫家里干農活。嚴校長你也站在地里,把錄取通知書交給這個農村學生?!?/p>
嚴校長暗暗叫絕,便招手把陳貴良喊來。
陳貴良聽得無語:“40度的天氣,哪個農民還干活?。俊?/p>
袁記者說:“新聞也是藝術,藝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你平時也要幫家里干農活吧?”
“嗯,有時候會?!标愘F良道。
袁記者說:“那就不算弄虛作假了。我們接下來要展現(xiàn)的,是你平時做過的事情。只不過因為今天太熱,所以你才沒有做。這叫場景重現(xiàn)!”
陳貴良心想:老子上輩子也學的新聞專業(yè),你這瞎幾把扯什么蛋呢?
陳貴良連連搖頭:“算了,這樣不好?!?/p>
袁記者以為是年輕人臉嫩,于是又去找陳貴良的父母商量。
看熱鬧的村民聽到對話,紛紛鼓勵陳貴良“場景重現(xiàn)”。
“就去地里照相嘛,你平時經(jīng)常挑水的?!?/p>
“不要害怕,我們不亂說?!?/p>
“聽記者的話,快去地里頭照一張?!?/p>
“……”
村民嘻嘻哈哈說著,沒人把這當回事兒,還認為大家一起演戲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