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縣往東就是浙江的開化縣,常山縣和江山縣,為此浙江日軍在玉山縣外圍布置了兩道外圍防線。
三團三營四營趕到玉山縣時,四團三營四營已經(jīng)突破了日軍的第一道外圍防線,正在向玉山縣最重要的一道外圍防線,懷玉山防線突進。
懷玉山海拔較高且地形復雜,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其地形以花崗巖山地為主,峰巒交織,地勢起伏大。
而且懷玉山山勢險要,多處山峰陡峭,崖壁林立,僅有少數(shù)狹窄且曲折的山路可供通行。
日軍在各個山口、彎道等關鍵位置設置路障、碉堡、射擊掩體,據(jù)險防守,居高臨下地向四團士兵射擊。
四團士兵連續(xù)發(fā)起幾次進攻,都被日軍擊退。
三團三營四營趕到后,接替四團的進攻。
在航空兵有力的支援下,他們也僅拿下了幾個山口和彎道,進展相當緩慢。
更要命的是懷玉山這里降水豐富,溪澗成網(wǎng),瀑布成群,(如十八龍?zhí)兜龋?。復雜的水系被日軍作為天然的障礙,遲滯一軍的行動。
日軍還利用各條溪澗于構筑水障,配合防御工事,增強阻擊效果。
玉山縣是江西通往浙江的一個重要交通點,必須收復。
三團長和四團長商量了一下,決定繞過懷玉山,進攻玉山縣。
四團長留下一個營繼續(xù)牽制懷玉山日軍。大部隊隨三團長經(jīng)懷玉山官道進攻玉山縣。
懷玉山官道雖然好走,但是日軍也布置了重兵,沿途逐層設防。
三團長帶著部隊向玉山縣推進過程中,不斷與日軍防守部隊遭遇,激戰(zhàn)。
部隊很快攻擊前進到了德興龍頭山鄉(xiāng)程家灣。
這一條路35年是方志敏先烈?guī)еt十軍團突圍的道路。
日軍在程家灣(粟裕與方志敏生死訣別地)和廣財山(粟裕奉命前往籌備糧食并接應主力的地方)都布置下了重兵,居高臨下地向三團猛烈射擊,阻擋他們向玉山縣前進。
三團長安排了一個營由小路輕裝突襲玉山縣。
這些小路在當時都是崎嶇的山間道路,灌莽叢聚、崎嶇峻峭之道,是拄錫攀巖、匍匐躬行之道,行走非常艱難,僅適合小股部隊隱蔽機動或游擊,完全不適合大部隊和輜重通行。
三團長則帶著大部隊,在航空兵的掩護下繼續(xù)對日軍重兵防守的程家灣陣地發(fā)起猛烈進攻。
一軍航空兵將日軍程家灣工事悉數(shù)摧毀。三團先頭部隊冒著一軍航空兵的炮火向程家灣陣地接近。
一軍航空兵剛停止轟炸,三團的先頭部隊,馬上對日軍程家灣陣地發(fā)起猛烈進攻。
日軍慌忙從廢墟中爬出來,阻擊三團先頭部隊的進攻。
三團先頭部隊視死如歸,接連不斷地向程家灣陣地發(fā)起進攻。
三團的后續(xù)部隊也緊跟其后,向程家灣陣地發(fā)起猛烈進攻。
在三團凌厲的進攻下,日軍程家灣陣地終于被突破。
日軍倉皇往玉山縣方向撤退。
三團長帶著大部隊緊追不放,一路追到了廣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