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沉玉指揮下,大家做了很多土磚塊,擺了滿滿一地,這些土磚快要晾干后才可以用來砌墻。
土磚干透后已經(jīng)是兩天后了,陸沉玉指揮眾人開始砌窯墻。
他們一層層壘砌,用黏土泥漿作為粘合劑,很快,一個直徑10米、高2。5米的圓形窯墻就砌好了。
窯墻要有兩個門,一個大一個小,小的是用來燒火的,大的是用來進出磚的。
此外窯頂是采用拱形結(jié)構(gòu),也要在頂部留下一個洞口,這是煙囪,確保燒窯時煙霧順利排出。
然后再晾曬幾天就可以燒磚了。
磚也要先用模具做出來晾干才放入磚窯進行燒制。
磚有兩個尺寸,一個是跟土磚一樣尺寸的磚,是用來建城墻的。一個是小一點薄一點的土磚,是用來建房子的。
陸沉玉覺得一個磚窯燒不快,在等待第一個磚窯晾干的時候,又讓人在旁邊又建了一個。
而制作磚坯,則是整個部落的人一起出力,挖土、和泥、脫模、晾曬,每個人都分工明確,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此外還要給磚窯搭個遮風擋雨的棚,這又是一個大工程,不過好在人多,大家對木工也逐漸上手了,很快就搭了起來。
在此期間,陸沉玉讓人搬回來的香菇“樹”,第一批香菇可以采摘了。
陸沉玉收獲了一千多斤的新鮮香菇。
剛好陸沉玉新店那邊要開業(yè)了,剛好用上。
陸沉玉的顧客們早就知道要開新店了,都非常期待,期待著陸沉玉還能像上次開業(yè)一樣,有很多好吃的。
好吃的確實有,不過并不多,除了原來的菜品外,大都是以香菇為主打菜品——
香菇牛肉、香菇燉雞、香菇釀肉、香菇燜飯、干炸香菇……
當然也有不少新菜品,比如說炸桑葉、桑葉豆腐、上湯桑葉、桑果茶等。
陸沉玉讓石牙部落的人帶自己去看過了他們給自己采桑葚的地方,確實是一片桑樹林,估摸著有幾十棵。
看到桑樹陸沉玉的腦海里立刻浮現(xiàn)了好多種吃法,自己試著做過后覺得每一樣都很好吃,于是陸沉玉每天往家扒拉的食材里又多了一樣。
桑樹葉長得快,這幾十棵桑樹完全夠她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