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丫蛋兒送到了學校邊上的托兒所,孟月仙就匆匆趕去店里。
她跟陳啟要去舊貨市場淘桌椅,餐具。
舊貨市場也不全是舊貨,還有一些別人沒用過不需要的東西。
二人在舊貨市場里轉了半天,敲定六套桌椅,跟老板砍了半天,談到了一百元。
每張木桌配兩條長凳,桌面都磨得發(fā)亮,油垢也不多,估計賣舊貨的人也沒用多久。
二人裝滿兩輛車,先拉回店里。
又發(fā)現(xiàn)了一處賣碗碟的舊貨攤,從酒店里淘汰的嶄新白瓷盤,孟月仙覺得不錯,花了三十元,買了六十個。
還有些鍋碗瓢盆,都挑了些,沒花多少錢。
這家店她記在心上,新貨多舊貨少,以后補貨可以來拿。
設備準備好,又去深市最大的農貿批發(fā)市場,找到一家糧油店,談長期合作。
日后面粉的消耗肯定是最大的,在這一塊她不再省錢。
面粉要筋足,這樣餃子皮才能薄而不破。
首選富強粉。
平時孟月仙在市場都是買散稱家里吃,一斤就是三角錢。
成袋的零售價是五十斤裝的面粉,要十三元。
批發(fā)商給的價格是十二元,但是孟月仙覺得還能再講講。
“老板,這店里用,肯定是一天一袋,價格再優(yōu)惠點。”
老板倒是不受忽悠,“你拿得多,自然便宜,拿十袋,我只能給你算十二,要不你拿五十袋我給你算十元。”
孟月仙臉上堆笑,“我得有能堆五十袋的地方不是,這樣老板,您一袋給我少算一塊,我下次拿五十袋?!?/p>
老板也是被她講價講得頭疼,“得得得,沒見過你這么不放棄的,這次給你算十一,下次五十袋哈。”
“老板爽快,就這么定了。”
裝卸面粉的工人跟陳啟三兩下把十袋面粉丟上車,二人突突突地趕回店里。
妮子正和老賈把店里的衛(wèi)生收拾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