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熬了些小米粥,煎了幾個雞蛋。
孟月仙坐下與他一同吃著早飯。
“怎么不多睡會?放假還不睡懶覺?!泵显孪珊戎∶字啵詢鹤咏o做的愛心早餐。
顧南把拌好的黃瓜丁往孟月仙面前推了推。
“早起習慣了,今天我跟你去店里,不是還在裝嗎?我?guī)蛶兔??!?/p>
“成,帶你看看?!?/p>
二人吃過飯下樓,顧南想要騎車帶她,被孟月仙拒絕。
“不信你老娘的駕駛技術(shù)?”
顧南被逗笑,“不敢不信?!?/p>
風馳電掣沒一會兒,就到店里。
雖說還早,可里面早就干得如火如荼。
瓷磚貼得差不多,剩下的瓷磚貼在了灶臺上。
灶臺是北方的大鍋灶,但是并沒有用那么大的鐵鍋,而是做了三個小一圈的鐵鍋。
煮餃子煮多了水要渾得快,三個鍋一起,換水方便。
連著灶臺,做了一個折角的臺面,在上面放面案,包餃子搟皮,正合適。
等灶臺建完就可以做店里的地面找平,再把店門口的磚鋪平,就齊活兒了。
現(xiàn)在唯一需要她操心的是牌匾。
妮子實在太能干,店里的活兒已經(jīng)不需要她摻和。
顧南跟陳啟打過招呼,便跟著孟月仙出門。
此時老街的所有牌匾大多是木質(zhì),便宜耐用,也不用搞得太過花哨。
孟月仙卻想起后世的商鋪都用的發(fā)光牌匾。
天色一暗,五光十色,晚上開到第二天再關(guān)掉,這樣夜市逛街的人也能注意這樣一家店。
孟月仙有想法,但是又覺得會不會太扎眼,就問顧南的意見。
“我覺得沒問題,這條街都是老字號,做了許多年,你這初來乍到,做得醒目無可厚非?!?/p>
“那我們就大膽創(chuàng)新,把生意做起來。”
有了兒子的支持,孟月仙信心滿滿。
此時用發(fā)光招牌的店鋪都在新興街道,孟月仙騎著港田,去那里制作牌匾。
一問價格,確實咋舌,按照一開始孟月仙要的尺寸,做上一個要三百多元,而制作一個木牌匾只要十來塊錢。
權(quán)衡之下,孟月仙還是做了一個尺寸小的牌匾,用白熾燈光源,塑料透光薄板的材質(zhì)。
來回講價,一百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