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姐!”一幫半大小伙子,齊聲喊了一句。
孟月仙微微點頭跟他的朋友示意,“你這朋友多又仗義,都來送你?!?/p>
黃剛有點小得意,微抬下巴,“都是兄弟?!?/p>
車站里的鈴聲響起,到了進(jìn)站的時間。
孟月仙揮手跟二姐告別,眾人提著大包小裹排隊進(jìn)站,手里拿著自己的護(hù)照簽證跟車票。
工作人員仔細(xì)核對每個人手上的證件,一個一個檢票,大包挨個稱重。
人少貨多,所以黃剛的兄弟們此時顯得尤為重要,跟在眾人身后為幾人提行李。
此時哪分什么男人女人,每個人都爆發(fā)最大的力量,搬運(yùn)自家的大包貨到站臺邊,像是螞蟻搬家。
好不容易倒騰到站臺,等了起碼一個小時,綠皮火車咣當(dāng)咣當(dāng)由遠(yuǎn)及近。
他們乘坐的k9次列車,每周一趟,周四發(fā)車,始發(fā)站京市,終點是俄國的烏蘇市,全程9000公里,途經(jīng)蒙市烏蘭巴,黑湖。
黑湖上車,中途就不再???,直達(dá)終點。
車剛停穩(wěn),綠皮車廂的小門打開,幾個乘警提著小包下車,穿著制服的列車員走下車,站在月臺邊,吹起掛在脖子上的口哨。
孟月仙站在原地看貨,顧東兩口子跟在黃剛的身后,一人手里兩個大包。
等到兩口子回來拿第二趟,黃剛的幾個朋友也來幫忙,一趟就把貨全都放上了車,急急離開。
站臺上的列車員又吹了幾下哨子,跳上火車直接關(guān)門,火車緩緩駛離站臺。
硬座車廂里此時堆滿了貨,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人是真正的乘客。
在這個年代,第一批倒?fàn)斁褪沁@樣艱難帶貨。
等每個人把自家的貨理得差不多,過道這才容納人通行。
他們所在的硬座車廂,跟國內(nèi)車廂大差不差。
都是座椅面對面,中間有小桌板,上方有行李架。
行李架自然被放得滿滿登登,鄰座都擺滿帆布大包。
黃剛、李海、孟月仙三家挨在一起,貨也是圍著三家環(huán)繞。
李海更愿意往孟月仙一家湊,黃剛新娶的媳婦臉臭,看誰都不得意,總是一副別人欠她錢的模樣。
所以自然的又分成兩波。
黃剛兩口子在過道左邊,孟月仙李海他們在過道右邊。
他們的車票在車廂靠中間的位置,后頭是剛剛那對夫妻,歲數(shù)跟李海差不多,話少,從上車就一直理貨,拆了裝,裝了又拆。
車廂前頭是個光頭老頭,帶著兩個小伙子,一上車就把帶來的烤雞、二鍋頭放在桌板上,三個人又是劃拳又是勸酒,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