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之中一片嘈雜,人聲鼎沸形成一陣密不可聞的白噪音
即便天氣酷熱難耐卻絲毫無法阻擋眾人對盤口投注的熱情
天幕之上兩人的倍率正極速變化著,只是這一次不再如往昔那般瘋狂,而是較為保守地給出了四十比二的倍率
楊威若贏可獲得四倍收益,而盛玉澤贏則只有兩成收益,這倒也符合眾人的基本預(yù)期
楊威腰間玉牌不停地響動,剛送走掌門沈北寒與師父李劍一,宇文正淳便又發(fā)來信息說是楚王室那邊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好好表現(xiàn)
哪怕最后不敵對手,至少也要將對方的底牌盡可能逼出來
馬天韋雖說已遭受重創(chuàng),戰(zhàn)力大幅折損,但總體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天啟宗那邊也預(yù)估過他對付獨孤愁問題不大,而其中最大的變數(shù)便是楊威與盛玉澤的這場對戰(zhàn)
最好的結(jié)果自然是楊威勝出,然后與馬天韋來一場內(nèi)戰(zhàn),如此一來不管哪方獲勝,最終都是楚國代表之間的爭斗
楚國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讓勝出之人迎娶太平公主,隨后擁立太平公主為新的趙國女帝,這樣就能將趙國收作棋子,充當(dāng)楚國的橋頭堡和馬前卒
稍差一些的結(jié)果便是獨孤愁獲勝,如此楚國的計劃便泡湯了,但好歹還是趙國內(nèi)部的自治
而最壞的結(jié)果便是盛玉澤獲得最終勝利,一路“一穿三”
屆時正道將完全插手接管趙國,楚國原本滲透的勢力不僅無法進一步發(fā)展,反而可能被打壓
正道在秦楚之間安插的這顆棋子便可左右逢源,這種最壞的情況是楚國絕不能接受的
從楚王宇文泰親臨會場便可看出其重視程度
這一戰(zhàn)早已不只是年輕一輩之間的較量,更是關(guān)乎國運的爭斗
趙國也并非糊涂行事,無奈之舉也是想拉攏那些大勢力支持自己,從而讓大趙王朝與之緊密相連,使孱弱的趙國擁有討伐八仙宗等叛亂勢力的能力
所以楊威這一場必須要贏,哪怕不能贏,也要把盛玉澤打殘
否則等到馬天韋與獨孤愁比完下一場再面對盛玉澤其中的變數(shù)恐怕就太多了
然而他們也清楚楊威不過是個金丹初期、雙神通的新人,把如此重大的期望都寄托在他身上顯然有些強人所難
但正如之前所說,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很多時候并非等你準(zhǔn)備充分才讓你去承擔(dān),隨時都可能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
楊威將這一切看得透徹,于情于理他這一場都必須拿下
若是這一局輸了傀那邊恐怕也不好交代,哪怕過程再怎么艱辛只要結(jié)果不好,那便難以令人滿意
楚國那邊自有他們的打算,而紅衣圣女也希望他能贏,必也有著自己的考量
故而楊威此刻看似不起眼,實則早已背負起多方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