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的母親并不記得自己親生父母是誰,似乎自她記事起就已然在玉人樓了。
而這玉人樓卻是個有名的地方,乃是蔡州城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秦樓楚館,管事的老鴇子也是個眼光獨到的,一眼就看中了當(dāng)時還只是個五六歲的女童的丁辰母親,花了大把心思調(diào)教。
果不其然,丁辰母親剛長到十六歲,便成了蔡州城有名的清倌人了,更是占了玉人樓歷代花魁的花名,也就是“玉娘”這個名字。
再說丁辰的父親,倒是個有身份的人物,據(jù)說還是高中頭榜的探花郎。
這丁探花祖籍就是蔡州城,那年正是這位丁探花進(jìn)士及第,衣錦還鄉(xiāng),這一眾鄉(xiāng)鄰親朋、當(dāng)?shù)刂鞴?、同窗好友,自然要大擺筵席慶賀的。
文人嘛,又是為新科探花設(shè)宴,怎么可能僅是單純的吃吃喝喝呢?玉人樓名聲在外,自然就是首選了,而作為花魁娘子的玉娘,自然也被請去唱曲兒陪酒了。
接下來的就如同那些爛俗話本一樣了。
一個是儀表不凡,才華橫溢的新科探花郎,一個是清麗貌美,優(yōu)雅不俗的花魁娘子,自然成了這滿屋子最惹眼的一對兒。
兩人眉目相交,雖不知有多少真情實意,但應(yīng)該多少也是有些意思的。
同桌之人中,有個頗有勢力的富商,很有些眼力見兒,當(dāng)晚就找了玉人樓的老鴇子,幾番運作之下,便將玉娘送到了丁探花的住處。
玉娘才色出眾,頗通文墨,倒是頗得那探花郎的心意,這丁探花也是個謙恭有禮的君子模樣,兩人也算是兩廂和美,著實恩愛了一段時間。
就這樣,三個多月就這么過去了。
而就在玉娘還在憧憬著美好未來,慶幸終于可以脫離苦海之時,這丁探花卻是要離開了。
原來,這丁探花一家,早在十年前就舉家遷往大梁國都了,他這次回蔡州城,也不是單純衣錦還鄉(xiāng),而是為了主持祖墳遷移之事而已。
遷墳這么嚴(yán)肅的事,自然不能帶著一個沒有名分的青樓女子同行的。
如此,玉娘只得獨自留了下來,只得了一個一年之內(nèi)接她進(jìn)京的承諾。
喜歡逍遙誰得知請大家收藏:(xiake)逍遙誰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