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間,丁辰腦海不由得回憶起當(dāng)年江真人給他講的那個關(guān)于洞玄宮的傳說
相傳,這亂石嶺早年間也不是如此荒涼,也曾是一方洞天福地。
也不知是哪一年,九天之上,有一上神真仙降世臨凡,在人間四處閑游,無意間,便來到了這石澗山。
所謂天有不測風(fēng)云,恰巧這日,突降大雨,此仙人興致所至,也懶得施法驅(qū)雨,只在此石澗山中尋得一石洞,靜坐避雨。
上仙獨坐洞口,悠然靜思,吐納玄息,偶然睜眼間,卻觀此山之中,煙雨蒸騰,冷水潤青山,余流積綠水,青嶂翠微,頗有些“福地演生機,洞天得禪真”的感覺。
也是心有所感,神有所悟,偶生玄機,便以指為筆,以洞內(nèi)山壁為紙,隨意刻畫。
誰知,這一筆劃出,便是怪異叢生,竟然將這一整條山嶺的靈氣生機,生生抽干。
仙人心無旁騖,一氣呵成之下,足足刻下三千言。
待到收手之時,風(fēng)止雨住。
上仙怡然自得,隨即飄然而去,只留下這山嶺遭了殃,又不知過了多少年,亂石嶺才復(fù)又有了幾分生機,卻是再難恢復(fù)往昔。
再說這三千刻文,字不像字,畫不像畫,刻得是歪歪扭扭,鬼畫符一般。即便被一些上山砍柴打獵的樵夫獵戶偶然看到,也是無人識得,又無其他奇異,久而久之,此石刻也就淹沒在藤蘿茅草中了,只留在此處落灰了。
卻不想,多年之后,有一游方老道游歷至此,無意中觀得此石刻,竟然一時癡了,于石刻前苦思三年,竟然得了大造化,從這三千古篆中,悟出一篇成仙了道的神仙功法,從此修為大增,一呼山風(fēng)起,一吸招云來,舉手投足,大道自成。
而這老道,為感念這位不知名上仙的傳道大恩,就在此山中結(jié)廬而居,日日祭禱。
之后,這老道又陸續(xù)收了幾個徒弟,自號“洞玄真人”,自成一派,也就是最初的洞玄宮了,一時倒也有了幾分風(fēng)光。
只是沒過多久,那洞玄真人就證得大道,飛升去了。
這洞玄宮本就沒什么底蘊,如今又沒了高階修士扶持,沒過幾年,便沒落下來。
不知不覺,千余年時光就這么過去了。
這期間,洞玄宮雖也曾短暫興盛過幾次,卻也都很快沒落,漸漸才有了現(xiàn)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