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秦晉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來到了一個空曠的世界。
這個世界的天地,由一個個或龐大,或微小的金色字符組成。
這些字符,似乎每一個都暗藏著無窮的玄機奧妙。
“估計都是好東西,不能浪費!”
秦晉下意識的盯住一個字符,試圖將其記住,以待后來解析。
然而,僅僅只是一個符文,卻已經(jīng)是變化無窮。
每一筆每一劃,都蘊藏著深刻的道與理。
“不對,不對,這符文……是殘缺的?!?/p>
秦晉在符文蘊藏的道理海洋之中暢游正歡之際,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觀察的這個符文,并不完整,而且殘缺非常嚴重。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看一本小說,前面的鋪墊看完了,正要看最精彩的部分,卻戛然而止,后面只剩下一些沒頭沒尾的文字和段落。
“趕緊,換一個!”
秦晉立即拋棄這個不完整的符文,開始觀摩下一個。
可是片刻之后,卻發(fā)現(xiàn)另一個也是殘缺的。
“草,到底是誰干的!”秦晉一臉晦氣。
正在這時,三個明亮的符文突然蹦跶過來。
在秦晉還沒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接連竄進了秦晉的神魂之中。
一股明悟突然涌上心頭。
原來,所謂天心問世經(jīng),便是這三個闡述天地之理的符文。
三個符文代表著一整條修煉之道,被大能者用特殊手段拘禁,化作一道傳承。
秦晉看到的那些殘缺符文,源自于那位拘禁符文的大能者,對于符文的解析與記憶。
其他符文都是淺嘗輒止,沒多少研究,唯有天心問世經(jīng)的三個符文是完美無缺的。
同時,秦晉也明白了天心問世經(jīng)為什么只能一脈單傳。
因為符文只闡述道理,不教人修煉。
同一個人觀摩這三個符文,能夠悟出最適合自己的修煉之道。
一百個人,能夠從符文中領(lǐng)悟出一百種修煉之道。
這三個代表天地之理的符文,同時只能由一個人觀摩。
而且觀摩之后,便會陷入沉寂,只有等承載符文的修士,修為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夠?qū)⒅畣拘选?/p>
無論是傳承還是再次觀摩,都必須有足夠的修為的對天地之理的理解來支撐。
如果符文的觀摩者修為不夠,那么這三個符文就無法繼續(xù)傳承。
等到觀摩者死去,三個符文便會重新回到那片天地之理組成的符文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