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nèi),新知州還有用,直到擅長模仿筆跡之人完全熟悉他的字。
新知州完全沒把于寶珍放在眼里,甚至將她當(dāng)作被推出來的傀儡,直到他被人五花大綁強(qiáng)制跪地,那個年紀(jì)不大的小女孩卻一臉漠然地命人搜身,緊接著他的官憑路引及隨身攜帶的一個小瓶子都被呈到桌上,于寶珍還打開小瓶子看了眼。
里頭是些黑漆漆的圓形小藥丸,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新知州臉漲得通紅打死不肯說。
他那缺心眼的家丁卻怕死得很,新知州是主子,主子都愛面子,因此這小藥丸還是缺心眼給他從外面買回來的。別看他家老爺心心念念著納妾,實際上吧,即便納了妾,老爺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隨身不帶小藥丸,根本施展不開雄風(fēng)。
于寶珍:“哦,那就喂他吃了吧,別浪費了?!?/p>
小滿二話不說捏開新知州的嘴,把那一瓶黑色藥丸全都灌了進(jìn)去。
然后這對主仆便被齊齊下了大獄,之后發(fā)生了什么沒人知道,總之當(dāng)新知州再被放出來時,他已不敢再用那種輕蔑的眼神去看于寶珍了。
菏州這邊依舊每隔半個月便向朝廷哭窮要銀子要糧食,由于用的是新知州的筆跡,還蓋了官戳,朝廷根本不知道菏州早已變天,連親王們都信以為真,東王還寫了封信斥責(zé)了了糊涂,到了嘴邊的肥肉竟然也能拱手讓人!
這還是東王首次在書信中以如此嚴(yán)厲且屬于上位者的口吻對了了說話,顯然他認(rèn)為這些年不停給他輸送真金白銀的了了是站在他這邊的。既然如此,主子喝斥奴才,有什么不對?
了了卻從這封信的異樣口氣中看出了某種征兆。
果然,一個月后,四位親王齊齊發(fā)了戰(zhàn)書,言明今上聽信讒言,建登仙臺勞民傷財,又有妖道禍亂朝綱,為守住大晟百年基業(yè),身為親王的他們不得已而出兵,只求皇帝拆除登仙臺,并處死那群妖道!
這簡直是朝皇帝心窩子上戳呢,他這一生毫無建樹,老來好不容易想建一座登仙臺,但他裝聾作啞這么多年,大晟朝這棵巨樹內(nèi)早已被貪官污吏豪強(qiáng)貴族蛀空,越是年老,皇帝越是心焦,他迫切想要證明自己是有意義的,想要留下屬于自己的痕跡。
因此他掏空國庫大肆修建皇陵,又搜刮民脂民膏提高賦稅建造登仙臺,最后更是聽信起長生不老的謠言,召了一批僧道入宮,一天到晚寫青詞拜天尊,時不時還要吞幾顆仙丹。
哪怕老皇帝還沒死,吃了那么多鉛汞水銀,恐怕腦子也出了問題。
四位親王同時發(fā)難,世人議論紛紛,老皇帝可舍不得已經(jīng)建了一半的登仙臺及能讓他飛升成仙的僧道……他真是被忽悠瘸了,親王們反叛,他不思挑選良將帶兵平叛,竟封了一位據(jù)說德高望重的僧人做國師,說對方日夜誦經(jīng),佛祖會懲罰不忠之人。
四王聯(lián)手雖頗為麻煩,但并非堅不可摧,主要他們的封地位置過于偏僻,且位于大晟的四個角落,連日常聯(lián)系都十分麻煩,想要聯(lián)手談何容易?只消派遣軍隊分別破之,皇帝便可高枕無憂,但前提是,大晟朝的軍隊沒有問題。
將士們能吃飽飯,穿上暖和的襖子,有足夠的糧餉。
朝廷發(fā)的糧餉到了軍中只剩十之二三,里頭還不乏以次充好之物,這種情況下,跟馬肥兵壯的親王們對上,毫無招架之力,因此節(jié)節(jié)敗退。
皇帝大怒,認(rèn)定是領(lǐng)兵的將軍不稱職,便下令砍了對方的腦袋,改而換了個酒囊飯袋的文官代替,這下可好,本來便打不過,如今更打不過了。
了了對朝中狀況十分了解,雖說佞臣橫行,卻也不乏有才能的良將,結(jié)果皇帝的用人水平異常驚人,直接導(dǎo)致朝廷大敗,四王愈發(fā)勢如破竹。
就在這個時候,民間忽地產(chǎn)生一個謠言,說大晟氣數(shù)已盡,神佛棄之,真龍明主當(dāng)由天生。
這話傳到親王們耳朵里,可把他們氣個夠嗆,什么大晟氣數(shù)已盡,神佛棄之,這種把戲他們早玩過了,氣數(shù)已盡的不是大晟,是老皇帝,等他登基,大晟自能再延綿百年!
這種自信從哪兒來的沒人知道,總之四王如同發(fā)瘋一般,生怕另外三人比自己先一步抵達(dá)京城,到時皇位叫人截了胡,因此卯足勁兒往京城沖。
途中糧草兵器,自封地運(yùn)送過于浪費時間,因此除了南王外,其余三王皆走鄄州,反正鄄州是他們的錢袋子,他們一點都不擔(dān)心鄄州反水,因為了了在以馬知州的名義送了幾次銀子后,便主動將自己的身份告知,求親王庇佑,幫忙瞞天過海。
鄄州之事,朝廷迄今不得知,他們可沒少幫忙打點,要點糧草怎么了?
了了當(dāng)然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