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唯一一個能夠騎在先帝脖子上摘棗子的人。
送去昌平宮的湯水并不是每一次都做了手腳,
一開始平安不能確認(rèn),
慢慢地她發(fā)現(xiàn),每隔幾日,
在自己送完湯水后,大皇兄都會前來拜見母親,與母親說一些朝堂之事。
他還會摸摸平安的頭,夸她長大了懂得孝順母親,目光卻會落在放著空碗的托盤上。
于是平安猜測,大抵哥哥出現(xiàn)的那天,自己送來的湯水便是有問題的,可她接連喝了數(shù)日,身體并未發(fā)生不適。平安有時候會幻想,如果自己喝這些湯水出了事,病了或是死了,阿耶知道是否會悔不當(dāng)初,從此與母親重歸于好?哥哥對母親的不滿是不是也能少一些呢?
她是如此具有奉獻(xiàn)精神,想要讓自己愛的人不要吵架。
大公主回想著幼時天真善良的自己,笑了笑:“很多時候,人也不是全然愚蠢的。明知道你愛的人也許并不像你愛他那樣愛你,但曾經(jīng)一起度過的時光,總是會讓人留戀,想要逃避現(xiàn)實。為什么大家不能誠實一點,寬容一點,對親密的人坦誠一點呢?”
平安最終選擇了母親。
那天她再去送湯水時,猶豫著破碎的語言,前言不搭后語地向母親講述了那個午后自己所聽到的對話,以及湯水中的秘密。
當(dāng)時還是皇后的今上略顯錯愕,但并未太過吃驚,她跟先帝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自然早提防于他。
從平安第一天送湯水時的異常表現(xiàn),今上便已命人私下調(diào)查過,確認(rèn)過平安送來的湯水并未被投毒,所以才放任這孩子屢屢搶奪。
她的這個女兒,太過善良柔軟,見不得任何人吃苦,便是宮人冒犯,也從不處罰,好像天生一副菩薩心腸。其實平安并不笨,她很擅長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只是不愿意將人往壞了想,又沒有打破現(xiàn)狀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
早在平安滿周歲時被封為“永安”公主時,帝后二人便已形如陌路。先帝嘴上說這個封號是為了祝福他心愛的女兒,寓意她永生平安,實際上卻是借封號之名告誡今上,望她永遠(yuǎn)不要忘記安分守己。
當(dāng)時還沒有小公主,平安是今上最小的孩子,她生她時有些難產(chǎn),平安剛降世時像個小貓崽兒,小小的一團,今上這才為她取名平安,希望她能如愿長大。
平安當(dāng)時松了口氣,她滿心以為父親并沒有那般狠心,誰知情緒一朝大悲大喜,竟當(dāng)著今上的面吐了一口血,整個人面如金紙。
“……若湯水無毒,則毒下在你的身上。”
大公主看了眼面無表情卻給出了正確結(jié)論的妹妹,失笑:“是啊,在我的身上呢。”
以當(dāng)時帝后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先帝想要對今上下手難如登天,沒有比平安最好用的工具了,他那么愛這個女兒,卻依然選擇犧牲她。真正的毒涂抹在平安的皮膚上,先帝很疼她,又因平安年幼皮膚稚嫩,他會親自給她的小臉小手涂抹乳膏。
從小到大,先帝一直都這樣照顧她。
穿衣喂飯,洗臉擦手,甚至?xí)肯聛碜屌畠耗米约寒?dāng)大馬騎。
滲透皮膚的乳膏本身沒有毒,湯水也沒有毒,但這二者結(jié)合,卻能令人的身體從內(nèi)部開始損壞。越是情緒激動越是容易催發(fā),直至猝死。
尤其平安年幼,毒素在她身上潛伏的時間更短,今上告知平安湯水早已檢測過時,她太過高興導(dǎo)致毒發(fā),事后才知曉真相。
可那種乳膏,她從四歲左右就開始用了呀,難道從那時候起,先帝已經(jīng)對今上動了殺心嗎?
他明明還有好幾個孩子,為什么一定要選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