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的食材都不夠用,又得寫條子又得請批命,麻煩的不得了,
這樣接連持續(xù)了六天,大晚上的飯好了,
西膳所那邊突然又不來人了!
尚食局的兩位尚食女官,一位姓喬一位姓尤,都是從六品,
喬尚食溫和,
尤尚食嚴厲,
兩人平日看著勢如水火,
實際上卻私交甚篤,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
愣是把尚食局管得密不透風,誰的手都插不進來。
然而此刻,即便是脾氣好的喬尚食,臉也沉了下來。
來尚食局用膳的宮人約莫在五千,西膳所出事后,那邊勻了六千余人過來,相當于每日飯食要翻倍,晚上蒸了一萬多人的飯,結(jié)果只有五千人吃,那剩下的要怎么辦?
鋪張浪費是宮中忌諱,哪怕此事情有可原,萬一傳到前朝,御史們一彈劾,兩位尚食輕則吃掛落,重則入獄問罪。
“王善興這事兒做得可不地道!”喬尚食怒道,“原本他們外膳房離西膳所最近,他卻說什么外膳房人手不夠,叫我們尚食局幫忙分攤,西膳所八千人,他直接推了六千余人過來!前幾日去內(nèi)務(wù)府批條子,那邊也是再三推脫,我說這幾日怎么庫房開得這樣痛快,合著是在這兒算計尚食局呢?”
燒火小宮女樊珈眼睛瞪得像銅鈴,她聽不懂這些彎彎繞繞,但她知道宮中八大膳所除了御膳房外,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要知道這膳食里頭油水可大了,哪怕貪污會掉腦袋,也依舊有人鋌而走險。
尤其是那些被切了晦根的太監(jiān),官兒再大也怕無處養(yǎng)老,便拼命斂財,別說是撈油水,就是各宮主子的庫房,他們也敢開!那些御賜之物,隨便拿出去一件兒便價值連城,誰會嫌棄錢多呢?
每一批進來的宮女里,有錢的跟沒錢的也不一樣,有錢就是比沒錢過得好,成日在尚食局做事能有什么前程?只有到了主子身邊伺候才有出人頭地的可能性,不然像樊珈這樣在尚食局看一輩子火?
王善興是外膳房總管,八大膳所里,除卻御膳房,尚食局與外膳房是比較特殊的部門,尚食局負責各宮娘娘公主的膳食,所以在這里吃飯的宮人相應(yīng)的便比其它膳所少,皇宮分為外宮內(nèi)宮兩大區(qū)域,內(nèi)宮外的侍衛(wèi),負責采買的宮人等,都要到外膳房用膳。
說得直白點,外膳房最適合“銷贓”,而尚食局恰恰把持內(nèi)宮飲食,王善興一直想把尚食局弄下來,平日沒少給她們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