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皇子們而言,賑災若派他們的人去,便能于民間獲得聲望,畢竟只要按部就班的干,基本不會出岔子?!?/p>
如今朝中三足鼎立,雖非中宮所生卻記于中宮名下的太子、外家強勢己身也有能力的六皇子,以及生于民間卻文武雙全最為出眾的十一皇子,三位殿下各有擁護,太子雖名正言順,卻過于平庸,六皇子外家強勢是把雙刃劍,與這兩位相比,除卻出身不顯,十一皇子簡直挑不出毛病,且他于民間長大,深知百姓疾苦,平日又禮賢下士,素有賢能之名。
起來,蕭琰愉快撿漏,從那bangjia九皇子的蠢貨手中將人換走,之后便一直蒙著眼睛用鐵鏈關在地牢之中,一開始蕭琰并未想過要他的命,只是教訓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誰知這事竟被胡嫻妃鬧開了,蕭琰不得不將九皇子換個地方,想著等風聲過去再放人,這一拖就拖了快三年,九皇子于地牢中咬舌自盡,蕭琰當機立斷,令人將其尸體處理干凈,掃清所有痕跡后,他原打算讓這件事成為永久的秘密,可九皇子死后,胡嫻妃竟變得神神叨叨的,最后還找到了曾囚禁過九皇子的地方。
蕭琰雖派人善了后,卻也不敢保證沒有留下一點線索,畢竟母子連心,果不其然,在這之后的一年里,胡嫻妃像條瘋狗般見人就咬,再加上六皇子亦在暗中尋找弟弟下落,繼續(xù)這樣下去可能要出事,于是蕭琰決意一不做二不休,利用九皇子之死扳倒胡嫻妃——這個想法在很久之前便有了,可惜總是功虧一簣。
從前是想利用那位假公主,誰知對方卻被送出了宮,那種感覺就像蓄滿了力拳頭卻沒能揮出去,于是蕭琰想,這一次決不能再失敗。
為了成功,他連母親都算計上了,當然,那一點點的劑量不會讓她真的受傷,頂多是臥病一段時日,母妃什么都愿意為他做,這點小小的犧牲,相信她不會在意。
奇怪得是,他生辰那日,子母羹剛端上來,曹妃尚未開口,胡嫻妃便嘲笑起她,說她往日最會裝善良,養(yǎng)貓養(yǎng)狗,還為病死的兔子流過淚,今日卻堂而皇之的吃起兔肉——這番話令蕭琰不得不打消原本的計劃,事后一查方才得知,竟是尚食局將肉換了,且不知為何傳到了胡嫻妃耳中。
蕭琰忍住怒氣,才沒有問罪膽敢擅自助長調(diào)換食材的樊珈,尤尚食又堅持請罪,說尚食局從不用不新鮮的肉,尤其這菜還要上給主子食用,更是不敢怠慢,而宮中不曾備有狗肉,她才擅自做主,以兔肉代替。
蕭琰本懷疑她刻意作亂,之后才查清楚,原來他讓人去尚食局送食材,恰好胡嫻妃宮中有人來拿湯。
此計不成,蕭琰只得暫時偃旗息鼓,留待日后再做打算,豈料胡嫻妃卻又沖進萬真宮發(fā)瘋,非說是他害了九皇子——這反應是對的,可時辰不對,地點也不對!
蕭琰是要她在眾目睽睽之下失控,令其顏面掃地,再借此機會徹底洗清自己,這樣日后即便查到他身上,他也能推脫干凈,同時亦讓父皇厭棄胡嫻妃,再在前朝打擊勢大的六皇子。
人算不如天算,老天似是忽然不站在蕭琰這邊了。
幸好他一如既往抽身而出,之后也安分了一陣子,直到民間謠言四起,天災降臨人禍不斷,派去賑災的欽差頻頻出事,三兄弟的人都折了,誰也甭笑話誰,可隨著弁州叛亂,胡大將軍率軍前往,皇帝將蕭瑜派去,意思便很明顯了,這是要借六皇子補償胡家!
如此一來,蕭琰與太子勢必要受沖擊,因此蕭琰才想,總得給蕭瑜找點事做。
像這等陰損之事,蕭琰向來不愛自己動手,他安插在太子身邊的眼線稍稍挑撥兩句,太子便鋌而走險,使得蕭瑜被感染。
蕭琰知道蕭瑜的情況還算可以,畢竟是金尊玉貴的皇子,發(fā)現(xiàn)得早,本身身強體壯癥狀不嚴重,又有太醫(yī)隨侍,肯定能被救回來。
可現(xiàn)在幕僚卻說,蕭瑜死了?!
這完全是意料外的突發(fā)狀況,蕭琰心中難以平靜,蕭瑜怎么能死?胡家如日中天,父皇離不了胡家,胡嫻妃心狠手辣,她若知道蕭瑜的死訊……
然而蕭瑜之死與九皇子不同,九皇子死得悄無聲息,給了蕭琰足夠的時間去掩蓋真相,蕭瑜卻不然。
樊珈在尚食局聽說六皇子蕭瑜的死訊時,震驚的無以復加,正在啃的梨子險些掉下來,她對六皇子印象不深,記憶中那是個看一眼就感覺很不好惹的人,所以除非必要樊珈根本不往人跟前湊,再加上尚食局跟胡嫻妃關系素來淡淡,就更沒什么接觸機會了。
寵妃系統(tǒng)說:“外面越來越亂了?!?/p>
“你不說我也看得出來,宮里同樣沒好到哪去?!狈炷笾孀泳o張兮兮,“你說我會不會有危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