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祭司認為,“海神”會為她們帶來文明的火種,指引她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前段日子,村子里發(fā)生了一場古怪的病,許多孩子因此死去了?!?/p>
提起此事時,大祭司不由自主地發(fā)出一聲嘆息,對她們來說,孩子比什么都重要,一個孩子的死亡所帶來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大祭司不僅負責占卜,還兼職巫醫(yī),為族人看病,即便如此,她還是救不了那些孩子。
大祭司的房子是村子里最大的,她一個人住,因為她的兩個孩子已經(jīng)自立門戶,能夠獨當一面了,在這里,女孩被視為家庭的主人與繼承者,被稱為“主”,而男孩則是“從”,沒有“女兒”或“兒子”的叫法,只有“母”,沒有父。
大多數(shù)家庭由一位或是多位“主”及她們的孩子組成,孩子有女有男,女孩會成為繼承人,男孩到了年齡,會入住村子里的“從屋”,直到被“主”挑選結(jié)合,等到“主”生產(chǎn)結(jié)束,再被送回原本的家庭,與自己的母親和姐妹共同生活,承擔照顧幼兒的工作。
眾人聽得嘖嘖稱奇,這在大曜是從來沒有過的,陶瀾以前一直覺得納蘭茗是在異想天開,沒想到還真讓這家伙給說中了,世間竟真有這樣的地方!
可惜這里太窮,她們連養(yǎng)蠶織布,使用工具都不會。
這就導(dǎo)致生產(chǎn)力很低,孩子的夭折率非常高,但能夠存活并平安長大的,則都非常強壯。
其中又以男嬰的夭折率更高。
大祭司對于了了是“海神”在人間的化身深信不疑,尤其是她令海面凍結(jié)的神力,如果不是海神,還要如何解釋?
了了沒有與她爭論。
村落的人對于外來者本來并不信任,她們認為所有外人都屬于需要被趕走的入侵者,只能說眾人一是沾了了的光,海神身邊的人怎么會是敵人呢?二來則是因為她們是女人,如果是男人的話,可能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村口的大石頭上擺著了——腦袋。
雖然這里距離其它國家有很長一段距離,而且路程中多發(fā)詭異天氣,但許多年下來,也并非從沒有人到達過。
這些到達這片土地的人,現(xiàn)在都在村口大石頭上面呢。
大祭司自稱為“海人”,而迄今為止,所有到達過這里的人都是男人,這就導(dǎo)致海人根本不和他們溝通,本來雙方語言就不互通,所以一旦有人到達,便被立刻認定為侵略者。
海人雖然生產(chǎn)力低下,卻個個驍勇善戰(zhàn),且天生力大,為了震懾侵略者,在戰(zhàn)爭勝利后,她們會割掉侵略者的頭顱擺放到村口的大石頭上,以警告后來人,至于身體,則拋入大海之中。
海人死亡也是一樣,她們認為人死后應(yīng)當回歸大海的懷抱,所以沒有眼淚也沒有葬禮,只會目送族人的尸身沉入海底。
由于這種強烈的攻擊性,導(dǎo)致她們完全不能接受外來物,連敵人的武器都不會留下。
納蘭茗在得知這一切后,感到有些頭疼。
她基本上能猜到公主的選擇,這里肯定是比平雪要好上許多的,但她們從來沒想過要做侵略者,除非對方不愿意合作。
而海人對她們的態(tài)度非常友善,不僅沒有攻擊,甚至取出了食物與酒。
沒錯,海人會釀酒。
說是釀,其實不大恰當,準確點來說是自然發(fā)酵,失敗率很高,這也就導(dǎo)致酒在海人看來是非常珍貴的東西,只有在面對貴客時才會獻上。
投桃報李,了了也贈送了她們許多物品。
納差跟平雪喜歡的金銀珠寶對海人來說毫無用處——她們有好幾座金礦,但這些金礦于她們而言還不如一塊能種植蔬菜的土地。
納蘭茗聽得都捏緊了拳頭。
大祭司尤其喜歡絲綢,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柔軟絲滑的物品,簡直比嬰兒的皮膚還要動人,海神將之稱為“布”,據(jù)說是可以用來做“衣服”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食物與工具,都是海人不曾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