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失落地點點頭,然后看了眼正撩著車簾看外頭沿途景致的如翠姑娘,小聲地對溫良道:「爹,不如你和娘給我生個小弟弟吧。」剛說完,便發(fā)現(xiàn)溫良的表情有瞬間的凝滯,雖然細微,但她素來會看人臉色,不由得有些慌張。
半晌,溫良笑了笑,說道:「不用緊張,以后這事你也知道的?!?/p>
溫彥平有些不解,心里不明白這世上能有什么事能難得倒這個聰明過頭的男人,等她知道如翠曾經(jīng)為救他傷了身子不能生養(yǎng)后,對自己現(xiàn)在的便宜娘親又親近了幾分,特別是聽青衣私底下告訴她,他們此次之所以到平津過年,就是因為京里如虎的流言太傷人,聽得小姑娘眉頭倒豎,當下決定以后誰敢拿這事來嘲笑她娘親,她揍死他丫的不可。
等溫良知道小姑娘的兇殘念頭后,頓時有些擔憂了,這般兇殘,以后真的能找得到婆家么?哪個男人敢娶她?
第一個收養(yǎng)的義女太兇殘,溫良不禁琢磨著,要不要再去收養(yǎng)幾個可愛的義子義女,教養(yǎng)得好了,以后也能護一護這個兇殘的丫頭。
兩天后,他們經(jīng)過榮華寺時,溫良讓人停車,帶著小丫頭去寺里給她橫死的父母上炷香。當初她爹娘被殺時,尸體連自家的房子都一起被強盜一把火給燒了,連入土為安都沒有,自然也沒有墓地,榮華寺里的住持好心腸,在寺里為那些橫死的百姓作了幾場法事。
上完香后,他們繼續(xù)趕路,而小姑娘的情緒失落了好幾天,直到漸漸接近京城時,才開心起來。
離京的時候天寒地凍,回來時已是春暖花開了。
二月底,他們終于回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時已是傍晚時分,半個月的路程眾人都覺得身心疲憊,有再多的事也等休息了再說。
翌日一早,溫良就上朝去了。昨天晚上他們前腳剛到府,后腳就有宮里的人來,帶了皇帝的旨意,明白告訴某人明日一定要去上朝工作,不準再找什么理由偷懶。來傳話的太監(jiān)虎視眈眈,溫良即便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捏捏鼻子咽下了。
溫良不在,如翠便負責帶溫彥平熟悉太師府。雖然溫彥平穿起男童的衣物來就是個男孩兒,但實際上卻是女孩子,有些東西也是要教她的,讓如翠為難的是,小姑娘明顯覺得當男孩兒自我感覺良好,被人叫「少爺」叫多了,根本不將自己當女孩兒了,而且八歲的孩子早就曉事兒了,又有自己的主見,堅持自己就是個男孩子,加上溫良縱容,如翠想糾正也糾正不了。
用過早膳后,如翠將府里的管事及下人都叫過來,讓他們認認新主子。
「這是我和你們大人認的孩子,以后就是這府里的少爺了,你們好生伺候?!谷绱淦降卣f。
府里的管事都是溫良提撥上來的人,對溫良的忠心自不必說,既然夫人開口了,便都叫少爺,只有玉笙玉容玉枝等原來鎮(zhèn)國公府的丫環(huán)心中焦急。
玉笙有些不敢置信,三少爺不過是去平津過了個年,竟然帶了個面黃肌瘦的孩子回來,還認作義子,宣布為府里的少爺,這代表什么?玉笙對溫良的忠心無庸質疑,但有時心思也重了一些,此時突然多了個小少爺,心里難免已經(jīng)做了壞處想,難道三少爺真的不打算生孩子了,才去認個孩子回來將來繼承他的衣缽?
并不知道此「少爺」非彼「少爺」的玉笙真的焦急了,無可奈何下,咬了咬牙,決定讓人遞個訊兒回鎮(zhèn)國公府,讓老鎮(zhèn)國公勸勸,千萬不能讓三少爺被迷了心竅絕了嗣!
不提玉笙如何焦急,等管事嬤嬤和丫環(huán)都退下去后,如翠帶著小丫頭到她的書房去,察看她的臉色,見她的臉色有些不好,關心地問道:「有什么不舒服的?」
養(yǎng)了兩個月,小丫頭終于有點肉了,臉色也開始有些血色,不過距離那些富貴人家的女孩子來說,肌膚不夠白晰細膩,以后還得養(yǎng)養(yǎng)的。而奇特的是,小姑娘這種有些臘黃的模樣,竟然十分襯她的氣質,讓人一看就覺得是個很伶俐英氣的男孩兒,所以先前介紹是「少爺」時,竟然沒一個人認出門道來。
溫彥平搖頭,見如翠關心的模樣,將小身子伏到她懷里,感受著她輕柔的撫摸,小聲道:「我只是嚇了一跳,原來爹……這樣厲害?!怪钡竭@時候,她才深刻地明白溫良這位天子寵臣在大楚中有多尊榮,是她以前一輩子也見不到的人。
如翠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禁笑道:「溫大人確實很厲害,小瞧他的人可都沒好下場喲。」她一臉驕傲的表情。
溫彥平偷偷觀察她的表情,這些日子,她發(fā)現(xiàn)這個女子是個很簡單的人,簡單到有時候讓人吐血,與她這種心眼多的完全相反,不過卻讓她很喜歡。想起昨晚睡覺時聽到府里頭的丫環(huán)們議論的事情,雖然她們說得小聲,但卻聽得一字不漏,心里不禁敬佩她的好心態(tài),由一個丫環(huán)轉變成個官夫人,她其實也不容易的。不過,更多的是羨慕溫良對她的感情,很真摯,讓她覺得原來男人并沒有那般不堪。
如翠笑著抱了抱她,感覺有個女兒也不錯。
正當如翠帶著女兒開始處理府里積了幾個月的事務時,仆人過來稟報,宮里的公公過府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