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
“每當我迷失在黑夜里”
“oh
夜空中最亮的星”
“請指引我靠近你”
“靠近你”
蔣蘊祺的聲線貫穿整個演播廳,她重新掃起吉他,樂團里的鼓手們迅速跟進,整個歌曲開始加速。
“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否知道”
“曾與我同行的身影
如今在哪里”
歌曲從民謠風迅速過渡到流行搖滾,讓觀眾一下子有了180度的轉(zhuǎn)變,但這種過渡是自然的,如果之前是少年的追問,現(xiàn)在就是少年沖著目標奔跑。
蔣蘊祺在音樂的節(jié)奏下,將吉他掛在胸前抱著,沿著整個舞臺走了一圈,這首歌因為節(jié)奏明快,寓意美好,蔣蘊祺也唱過了一遍,很快觀眾們都會唱了。
于是蔣蘊祺邊走邊打著手上的拍子,觀眾們跟著一起打拍一起合唱,場面完全不輸前一首羽泉的《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歌曲的最后,又回到了蔣蘊祺一個人的吟唱。
她在最后加了一段陶塤,悠遠的聲音好像要把夜空下仰望的人的心事帶到更遙遠的地方。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聽清”
“那仰望的人
心底的孤獨和嘆息”
音樂停止,蔣蘊祺放下陶塤,低聲道:“夜空中最亮的星”
“聽得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