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也不能把這些事情都說出來,只能對著大姚和大郅含糊說道,又豪氣滿滿地說道。
“小孩子才做選擇,2004年和2008年兩屆奧運會,為啥不選擇都要呢!”
“先立個遠大理想,再認真準備,徐徐圖之吧?!?/p>
“目標就先瞄定著,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
“大姚、大郅,你們在飛機上也休息會兒吧。待會可以和魯洛夫和你們聊聊?!?/p>
“另外下了飛機后,我們先直接去斯臺普斯中心,參觀參觀一下湖人隊的場地啊啥的?!?/p>
“趁著機會難得,可以請華國男籃全體隊員們,感受下nba的訓練強度和風格。”
“待會可以一起打一個內(nèi)部訓練賽!”
這次飛機上,林克也是特意安排,讓投資大師魯洛夫也一塊陪同著。
在2002年的時候,華國的經(jīng)濟還沒有起飛,國內(nèi)cba聯(lián)盟的球員們,普遍的薪資待遇還不是那么豐厚。
哪怕是華國男籃國家隊的國手們。
當時有報道,稱姚明在魔都大鯊魚男籃的年薪,“高達”70萬左右。
姚明是華國籃球的標志性人物,其能力和影響力在當時的cba是頂尖的,工資水平也才這樣。
王治郅在2001年前往nba之前,有消息稱其早期年薪可能在20萬左右。
而當時已經(jīng)被稱為“戰(zhàn)神”的劉玉棟,每月工資在一萬多元左右。
“華國喬丹”胡衛(wèi)東,其巔峰時期的年薪也不超過30萬。
給大姚傳球,同在魔都大鯊魚的劉煒,年薪是10萬。
這些薪資單位還都是華國幣。
不得不說,那時候的cba聯(lián)盟的待遇,比nba聯(lián)盟差太遠了。
不像林克前世2024年的時候,待遇是差距變小了,但是籃球競技水平的差距貌似還變大了。
前世2024年的時候,華國cba的很多球員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躺平心態(tài)。
cba聯(lián)賽雖然也引入了限薪令,頂薪球員年薪最高為600萬元,部分球員老將可以突破上限,比如王哲林和方碩在23-24賽季的年薪就達到800萬。
雖然看起來薪水和nba相比較,差距不小。
但是cba的比賽強度和場次,可比nba要小多了!
而且這些cba的頂流球員們,再帶帶貨、搞搞直播啥的,收入更是能多出一大塊!
真就是經(jīng)濟越發(fā)展,華國男籃越不行,就差跟著華國的男足一樣了!
所以林克特意安排魯洛夫一同乘坐航班。
并不是給華國男籃的球員們給出投資建議。
而是讓魯洛夫介紹下小紅花投資基金,讓球員們可以購買一些投資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