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公已經(jīng)出手為我們化險為夷,我們怎可能浪費徐國公的一番心血?”
“山洪已定。”
“我們當然是繼續(xù)前行……”
在朱寧的堅持下,周聰雖然面有擔憂,但沒有代這支大焱使團做主,繼續(xù)履行接待之責,陪同大焱使團前往大夏京城。
但周聰?shù)膿鷳n也確實擔憂對了。
山洪也僅僅只是大夏疆土對大焱使團的濃濃惡意當中的一環(huán)而已。
過橋。
看似穩(wěn)固的大橋走到一半時塌了。
事后檢驗,橋梁坍塌的原因推測是近來的氣候詭變異常,冷熱交替致使橋墩開裂。
乘船渡河。
上船前的河面風平浪靜,行至一半忽然狂風驟雨掀起巨浪。
船身搖晃不已差點被拍翻。
還有一次在城里歇腳。
深更半夜熟睡時遇到了走水,如果不是陳沐婉及時出手遏止了火勢,后果不堪設想……
種種意外,遇到一次就算是倒霉了。
但是大焱使團卻接二連三的碰上了,很難不讓人懷疑是不是并非意外而是暗中人為。
大焱使團的隨行官員里面,不少人都在私底下腹誹,是不是大夏其實并不歡迎他們的到來,明面上歡迎,卻在背地里下這些黑手。
有了警覺之后,使團護衛(wèi)也起了疑心,加強了巡邏與戒備,提防著陌生人搗鬼。
但始終沒有收獲。
徐年和陳沐婉也都有在留意是否這些看似意外的禍事是人為,但卻并未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
比如城中失火。
事后查明的起因,就是一個平民醉漢,喝得大醉之后回家生火取暖時睡了過去,不慎把火星引到了被褥上,引發(fā)了一場大火。
不過這些算得上天災的意外,還不是大焱使團遇到的最危險的意外。
最危險的是一次人禍。
大夏的一支駐城軍隊發(fā)生了嘩變。
不過他們的目標其實不是大焱使團。
而是大夏太子。
情況類似于攔駕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