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空等一眾名寺高僧一共亮出來了七輪佛道寶光,大同小異的金光將他們那剃發(fā)受戒,本就光明锃亮的腦殼照得更加奪目,仿佛是勾勒出了一層金邊。
佛光洋溢之余,隱隱約約還有梵音唱起,一段又一段金色的佛家真言在虛無當(dāng)中如同燭火,明滅不定。
尤其是在已經(jīng)四品境的釋空身邊,還出現(xiàn)了一朵又一朵的細(xì)小蓮花,綻放而又凋謝,不斷循環(huán)往復(fù),形成了一個輪回的異象。
無論這些名寺高僧是帶著什么樣的目的來到的大乘佛寺,但他們能夠成為高僧,本就是有佛法在身,而能夠凝聚出佛道寶光,更是證明其佛法淵博已證果位,杜絕了濫竽充數(shù)的可能性。
只不過他們的淵博佛法,也未必是別人樂見其成的佛法。
就像是當(dāng)初在有鹿書院里還沒皈依大乘佛法的清慧,再到主殺伐的佛門大護(hù)法戒殺,也都有淵博佛法,證了果位。
七道佛道寶光在大乘佛寺的佛殿內(nèi)顯化而出。
蓮花、真言、梵音種種異象此起彼伏。
這別說是佛門信徒了,哪怕是不信佛的普通人走進(jìn)這間佛光充盈的大殿里面,估計都會以為是佛陀顯靈,說不定以后就皈依佛門了。
“……圓真,既然辯經(jīng)無果,看在你我同源的情面上,我也無意與你為難動到殺戒,我們便以這佛道寶光來定個去留吧,若是你這大乘佛法真是大道,我等的佛光在你面前,定然是要黯然失色!”
釋空顯化出佛道寶光之后,他的聲音便變得雄渾無比,從大殿的四面八方隆隆響起,落下時回蕩在心神之間,久久難以忘卻。
證果位,凝寶光。
這確實是佛門修行者,佛法深厚到了一定境界的體現(xiàn)。
這沒有錯。
常年在極樂凈土中修行的僧人,因為距離凈土當(dāng)中的那輪寶光更近,更容易參悟佛法凝聚出寶光。
這也沒錯。
但,這真的就是圓真他們占了便宜嗎?
佛道寶光是講究佛法領(lǐng)悟,但如何凝聚出來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也有水磨功夫在里面,這就好比是年長者雖然不一定比少年懂得多,但年長本身就是一項優(yōu)勢了。
年長意味著更多的時間,可能看過更多的書,可能走過更遠(yuǎn)的路,可能鉆研過更深的佛法。
大乘佛寺里的圓真、寂長的僧人雖然佛性深厚,但畢竟多是年輕面孔,除了圓真在修建大乘佛寺的過程中有所感悟之外,其余年輕僧人尚未凝聚出自己的佛道寶光。
而以清智為代表的凈土老僧,他們佛法當(dāng)然不可謂不深厚了,但問題佛法越深厚,數(shù)千年來融入了佛門傳承當(dāng)中的唯一佛觀念也就越根深蒂固,很難在朝夕間改弦易張。
這也就導(dǎo)致,那些證果位凝寶光的凈土老僧也大多數(shù)“唯一佛”堅定追隨者。